親子日記第489篇~“有趣”換來的回報
今天繼續將“做一個有趣的人”進行到底。
晚飯過后,本打算“遵醫囑”出去運動一下,結果看到大寶數學試卷,就再也挪不動腳步了。以前的試卷可以用粗心、學藝不精等等來概括,但是這次,直接就是不會做。
我忽然開始焦慮起來,孩子也對這些不會的知識很抵觸,因為不會,所以不想面對。但是老師布置了任務:試卷改錯。孩子連試卷都不想碰,如何改錯。他甚至跟我說:把答案給我,抄上就行了!這是典型的逃避心理。我試著給他講解了一個小題,他根本聽不進去,我忍著怒火講了很多大道理,比如不會做題就要虛心學習,我犧牲身體健康給你講題你得尊重我的勞動等等,他木然的聽著,一個勁兒的嘆氣,很壓抑的樣子。
孩子這個狀態是絕對不適合學習了。我忽然想起來那句:“做一個有趣的人”。可能,是我嚴厲的態度造成了他的厭學心態。我開始轉變態度。先跟孩爸講了幾個笑話,我們倆哈哈大笑,孩子受到感染,也跟著輕松起來。我順勢跟孩子開了個有趣的玩笑,他終于露出了笑容。笑了就好辦了。再講題,果然聽進去了。做了幾個類似的。果然都做對了。
可惜這一折騰,時間有點晚了,錯題沒改完。我跟大寶約好,第二天早起繼續講錯題改錯題。他欣然答應。
沒想到我的“有趣”能化解孩子抵觸學習的心理。這可真是意想不到的回報。以后繼續做個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