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歡日本的動畫電影,很開心這次《你的名字》被引進國內,一個人在電影院等首映的時候看到《黃金城》也在上映,想起之前的《魁拔》和《萬里長城》叫好不叫座,還有《大圣歸來》和《大魚海棠》又被質疑“抄襲”,忽然覺得蠻可悲的,動漫電影本來就沒有那些超級英雄、逆天特效更加吸引眼球,還遠有迪士尼和夢工廠,近有十一區的各種大佬(宮崎駿,細田守,新海誠,原惠一等),他們的每一個作品都會號召大量票房,而同期的國產佳作屈指可數,無論是抓不到羊的狼還是砍不到樹的伐木工,每年出一個大電影也是讓人貽笑大方。而自從《秦時明月》開創了國內游戲風動漫的先河,各種偽制品接踵而至,卻依然抵不過畫風粗糙的《ONE PIECE》,本來《十萬個冷笑話》和《尸兄》也算是為國漫扳回一城,奈何更新越來越慢,劇情越來越狗血。很慶幸自己的童年有皮卡丘,有圣斗士,有龍珠,還有奧特曼。
言歸正傳,這次新海誠的《你的名字》看過首映之后,我又去看過兩次,一次是為了欣賞可以截屏做壁紙的美,一次是為了完善難得有的不錯的劇情。主劇情部分的影評我就不寫了,無論豆瓣還是知乎,一搜一大堆。我說的呢是一個不太容易被注意的點:傳統文化的遺失。
電影里面三葉的奶奶宮水一葉講了一個火災的故事,在200年前一場認為的大火把神社和古籍燒毀了(有些焚書坑儒的感覺),結果祭典內涵無從得知,只有形式流傳了下來。只是形式,奶奶一樣覺得很神圣。那次傳統文化遺失的細節我們無法獲知,而這一次,也就是彗星撞地球這次(滿滿的恐龍滅絕既視感),傳承真的斷了。
我們分兩段來看,在瀧改變歷史以前,系守鎮被毀完全被隔離,已無人煙,神社遺址的口水酒也布滿綠苔,在死亡名單上,宮水一家三女全部身亡,神女死了,一個文化就這么消失了。而在瀧改變歷史之后,三葉來到了東京,四葉穿的也不是鄉下學校的制服,系守鎮還是被毀了,顯然這個宮水神社即使是形式上也不存在了。
變則形亡,守則身亡。在現代科技高速發展的沖擊下,傳統文化的傳承終會是一個“亡”字。我們把電影里面的人分為四類。第一類,宮水一葉也就是老奶奶,篤信著神靈,知道各種傳說,在她的手里線也是有感情的,可以變成真田紐,雖然她也不知道祭典的實際內涵,但是依然堅持。第二類,三葉父親也就是系守鎮鎮長,他是個倒插門的女婿,我們在電影里能看到,宮水家是母性氏族,祠堂里都是女性的牌位,在三葉母親去世后,他選擇了從政,顯然他深諳社會的各種利益關系,連任著鎮長,對于這些迷信的傳統的東西不屑一顧。第三類,三葉這一代的年輕人,我們看到,三葉本身十分反感這個小鎮子的“土”,一心想要去東京,而在東京的瀧連真田紐都不認識更別提會編了,一門手藝就這么沒落了,三葉的同班同學對口水酒的鄙視也反映出了宮水神社在年輕人身上也很不受歡迎。第四類,四葉這樣的小孩子,她們的價值觀念很不成熟,覺得祭典很好玩,一個濃厚的傳統的祭典到了這一代就變成了兒戲。四代人共同演繹著神社文化的沒落。即使彗星不來,宮水神社也會煙消云散。
電影中,神社遺址地處偏遠,道路難行,人跡罕至,表現著傳統文化在傳承上舉步維艱,而神社被壓在巨大石頭下這反映出歷史的車輪終會碾過,剩下的傳統都在茍延殘喘。
然而最后的最后,神社遺址依然在,it is always there!但是人們的心里還有這樣的神明嗎?在物質豐富,精神匱乏的今天,我們該何去何從?
彩蛋:果然三葉的胸對瀧有著迷之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