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開頭就感覺想哭”,媳婦一臉發懵的看著我,不知道我怎么了。我嘆了一口氣,“慢慢看吧媳婦,這會是一部好電影。”今天是3月31日,是大陸版的《嫌疑人X的獻身》(下文簡稱“嫌疑人”)公映第一天,我看了。在一開頭就被勾起了對原著的所有記憶,一種情緒幾乎無法壓抑。
看罷翻了翻豆瓣,吐槽批評聲一片,我也就說一說自己的看法吧。
一、關于編劇
網上對編劇罵聲一片,但在我看來還是很不錯的。“嫌疑人”不同于一般的網劇,空有創意和人氣卻缺少細節和文采,“嫌疑人”在東野圭吾的筆下已近完美,平淡的語言卻包含了所有的細節和情感。對這種小說的改編,多添一份、改動一毫都是困難且往往吃力不討好的。在此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照搬原著,老老實實做個搬運工。“嫌疑人”的眾位編劇也是這么干的,基本做到了忠實于原著。
下面說說原著中沒有的兩段。
對石泓(原著中的石神)和唐川(原著中的湯川)爬山一段,這是原著中沒有的。這段情節的安排,符合電影對懸疑、緊張的要求和設計,到位又沒有過分的渲染什么以至于失了主線。同時很自然的讓石泓講出了他那段絕望的日子和期間內心的煎熬,即是通過向老朋友講述以宣泄內心的痛苦,又可以讓警察認為這是他成為變態跟蹤狂的原因。篇幅雖然不長,石泓的眼神變化和絕望后釋然的表情已經預示了他要自我犧牲。他建議唐川在冬天再來看看,已經向唐川暗示他冬天來不了。
石泓假謀殺唐川那一段,實在有些無厘頭。用定向聲波發射器以最小功率假謀殺唐川,唐川作為一個物理學家且是“聲波謀殺案”的破案人怎么會看不破這一切,石泓借此被捕就顯得格外生硬。同時,在我的內心中,從來不認為東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獻身》是偵探故事或是警匪小說,它說的是智慧和哲學講得是人性的美丑善惡。在這種片子里,就應該平淡如流水波瀾不驚,但又時刻讓人代入其中進退兩難。所以這場莫名其妙的公路飆車的情節實在太狗血了。
總的來說,編劇還是不錯的,實在不理解網上噴子的理想劇本是什么樣的?難道要讓石泓和陳婧來場激情戲或者與唐川基情四射才好!
二、關于演員
張魯一演的石泓,得到了我和媳婦大人的一致認可。石泓本身就是一個以數學為中心建立人生觀和價值觀的GEEK,他必然是冷漠、執著、反應平淡的。張魯一完全做到了!網上有人說張魯一只演出了石神的隱忍而忽略了他內心的狂熱,拜托噴子看過原著沒啊。石神什么時候隱忍過,在他來說一切的一切只是數學演算的一個個環節罷了,他是在按照自己的計劃一步步行事,不喜不悲不急不躁,在開頭他就設計好了結局和每個環節,他只是在算題而已。唯一不同的是,他自己成了代數X。要吐槽的是張魯一的形象比原著中的石神帥了不止一點。
王凱演的唐川。說實話,我對這個角色稍微有些失望,感覺王凱端的有點過了。晚上回家翻了翻原著,又在腦海中將書上的電影上的兩個形象對照了一下。唐川(湯川)作為年輕有為的物理教授、刑偵專家,帥氣自信本身就與他的生活經歷、社會地位和所取得的成就相匹配,略顯幽默又不失認真也與書上的刻畫是相符的。雖然較張魯一演的石泓有差距,但也是基本到位的。
林心如演的陳婧,個人感覺有些嬌氣了。陳婧當過陪酒女、有兩段失敗的婚姻經歷、獨自撫養上國中的女兒,其內心未必多強大,但至少和嬌氣是不沾邊的。影片中有一幕,石泓假扮跟蹤狂并威脅陳婧,陳婧氣憤的扔掉了給石泓買的衣服,并舉起拳頭敲了一下墻——墻的另一面是石泓家。那一拳應該是包含恨意、感覺被侮辱被脅迫的,雖不能說有絕望在里面,但那種所遇又非人的凄涼和面對未來無知無奈的痛苦還是有的,那一拳應該是她飽含情緒的一拳。然而陳婧的那一拳敲的嬌弱無力,撞擊的聲音甚至還沒有石泓用手指敲墻的聲音大。
三、關于哀嚎
石神邊搖頭往后退,那張臉痛苦地扭曲著。他猛然一個轉身,用雙手抱住頭。喔喔喔——他發出野獸般的咆哮,那同時也是夾雜了絕望與混亂的哀嚎。那個叫聲令聽者無不為之動容。
這是原著中的結尾,以石神的哀嚎作為結尾。這種哀嚎曾經在我頭腦中久久響起,以各種不同的調子,不太能想的清楚會是怎樣一種撕心裂肺或者是痛苦絕望。因為我實在想不清楚石神是什么樣的一種感受,也沒有勇氣將自己代入,想來是比絕望更絕望的吧。電影雖為將哀嚎作為結尾——想來也是符合主旋律的吧,在我耳目中哀嚎后就只剩下哀嚎了。無法說對這個聲音是否滿意,是否就是石神的聲音,那種絕望、痛苦、來自喉嚨中壓抑的嘶吼,就在那里,無法評述。
唐川最后的那句話是最讓我有共鳴的——“如果知道真相的結果是痛苦,那我們追求真相又有什么意義”,這句話可以為東野圭吾大多數的小說做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