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夠通過慢節奏實現高效率?
開頭我給你了一道今天的思考題。今天接到了《吳軍 硅谷來信》第217封來信,今天來談談我讀完寫封來信的一些反思。當然,我在留言區也期待看到通過今天的閱讀,你的一些感受。
吳軍老師,在信中通過大女兒在美國申請大學,考試粗心,導致模擬考試成績不理想的事情闡述了,他對“慢”的理解。
針對女兒的這個情況,他給出的解決辦法很簡單,每一道題目讀完之后,等五秒鐘(從一數到五)再開始做。女兒按照他說的試了一次,模擬考試不再有錯。等到正式老師時,拿了一個滿分回來。這五秒鐘看似浪費時間,其實讓她有機會重新思考一下題目,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錯誤。
很多時候,我們做不好事情,是我們太匆忙,太著急。
在今天的地球上,可能只有人類是唯一不停工作的動物了。因此,有人講,人類所謂的文明進程,其實是人類付出了無休止勞碌的代價,而除此以外,我們是否是富翁,很難說。
當忙碌成為主旋律時,我們是否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問自己一下:慢下來,我們是否過得更好呢?對于我來說,我目前選擇在一家社區組織機構做市場推廣,回過頭來審視自己當初的選擇。其實有兩個原因,第一,有一位非常敬重的老師愿意給我一個新人機會,并鼓勵我去嘗試。說到這里,我上個星期回學校參加學校的畢業答辯、辦理畢業手續。被很多人問到一個問題:“你現在工薪待遇怎么樣?”大家都知道,一家社會組織的待遇肯定比不上商業機構的待遇。有了這樣的問題,那我下面講講第二個原因;第二,組織文化。這家社會組織是由三位價值觀一致的媽媽因為學習相遇并結緣組建的。
我的直屬領導,經常通過我們做的事情來告訴我們,她一輩子做事兒的一些心法。我讀到今天的來信特別感慨,我在這里工作的幾個月里,我慢慢把“慢”內化到我的行為里,踐行到我做的每一個選擇和決定。
于是,你應該開始學會做事情之前抬頭看看純凈的天空,陳靜下來聽聽自己的心聲,以免像巴黎詩人紀伯倫所感嘆的那樣: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于忘記了為什么出發。
我經常和我自己講凡事要慢三拍,以后我們遇到事情做決定的時候,切記告訴自己要慢一點兒。你可以這樣回復他:“我現在腦子不工作,讓我明天再回答你”
我目前也在踐行“慢”,工作要慢一點、學習要慢一點、生活要慢一點。
雖然,我也不知道它是不是對的,但是我保證它不是錯的。
《圣經》上講,“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既然我們不是上帝,何不休息休息,不要那么匆忙,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