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鬼?邊旅行還能邊賺錢,別鬧,這怎么可能。但昊子告訴你,沒什么不可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受傷從部隊提前轉業,辭掉公務員工作開始旅行,至今已經四年,沒有跟家里要過錢,一切旅行費用全部靠自力更生完成。下面我就以親身經歷告訴大家這是怎么做到,如果覺得實用請轉發,幫助那些想旅行又沒經費的人,我將會隨機送出私人小禮物,我私下再告訴你一些不為人知的旅行賺錢方法,當然都是合法的。
很多人,心中懷著一個夢:環游世界。對于大多數人,向往旅行,渴望旅行,因為那是一個夢,也可以說,大多數人還是渴望長途旅行的。根據我的觀察,大多數人不去旅行的原因,也是因為一個:缺少資金!
很多人都在問我一個問題:“你已經連續背包旅行兩年年,錢是哪里來的?”
一邊旅行,一邊掙錢,到底掙了多少呢?這條路上,累過,痛過,絕望過,期望過,但最終堅持下來,還是收獲滿滿.....我并沒有吹噓,也不在炫耀什么,只是想告訴大家,旅途中,真的可以掙到錢,只要你用心去發現,用心去實施。
首先聲明幾個觀點:一、我個人不太贊同過份追求低價,甚至會犧牲個人安全的方式,來達到窮游的目的。二、也不喜歡用鼓動的口吻叫人去旅行,我自己雖然也在旅行的路上,但我并不覺得一場所謂說走就走的旅行會讓一個人的生活會有怎樣的好轉,我所做的旅行都有背后充分的準備,不喜歡做沒有把握的事,對自己對家人要負責。三、改變肯定有,見識多了點點,多了幾個萍水相逢的朋友,多了一些經歷對人情世故看法淡了些,但更大的可能就是讓生活變得更糟糕!
其實有很多地方,我誤導了大家,旅行是需要足夠的資金作基礎的,走在路上,你會發現,有太多需要花錢的地方了,一場沒有資金的旅行,太苦逼了,在路上,看到喜歡的東西,但特別貴,舍不得買,看到想吃的東西,但特別貴,舍不得買,看到想玩的玩意兒,但特別貴......
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
兩個方法:第一,要么你本來就很有錢;第二,要么你在路上很能掙錢。
這里不講誰多有錢,只講旅行途中該怎么掙錢!
方法一:移動“商店”
旅行途中,最大的特點是:我們在移動。這也是我們最大的優勢,有這個優勢,思路就應該向這個點擴展,想一想,移動的過程中,可以給別人帶去什么價值呢?給自己帶來什么價值呢?
其實真正移動的,是我們的眼睛,在旅途中,這雙眼睛,可以看到一些,別人想看到,但又看不到的東西,而正是這些東西,才最吸引別人的眼球。
所謂的“商店”,其實指的就是我們自己,商店里的商品,其實就是我們旅途中看到的東西。
我們要做的,就是用尖銳的眼光選擇商品,低價買,平價賣!
至于眼光問題,只能是個人覺悟問題,就不多說。
就說說,找到商品后,至于該如何賣?每個人的方法不一樣,這里就沒辦法統一說明,只要你有眼光,總有辦法把商品賣給需要的人。我就在去年從尼泊爾進了很多金剛菩提和鳳眼一路賣給藏族人,從樟木一直到拉薩也差不多賣完了,再從拉薩找當地牦牛肉廠批發牦牛肉低價賣到內地,這樣一來就不愁銷路。今年從印度親自試用“印度神油”覺得效果不錯推薦給大家,從斯里蘭卡帶回寶石和高山紅茶,從泰國帶回各種化妝品,從緬甸帶回翡翠玉器等等,通過這種發現商品的模式,這幾個國家旅行的費用基本全部搞定了。
方法二:移花接木
旅行途中,擺地攤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但是擺地攤,也是有技巧的,其實也是利用旅行的優勢:移動。擺地攤這件事,在我讀軍校騎行川藏線那年就干過,那時候《轉山》這部電影還沒出,318線上人很少,更別說騎行的,但是還是一個學生,沒有經費只能帶著從深圳義烏小商品市場批發的小玩意一路擺攤,勉勉強強花了兩個月才堅持到拉薩,中間還順帶徒步墨脫,那段艱難的歲月,現在想起來就是人生的財富。
關于進貨,也是那個思路,低價進,平價出,切記不能太黑心,比較其他人賺錢也不容易,夠自己的旅行費用就好,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比如,我們在A地進的貨,可以拿去B地去賣,B地進的貨,可以拿去C地賣。但是進貨,一定要進B地沒有,但A地有的,也就是A地的特色。
比如:尼泊爾東西特別便宜,如果到了尼泊爾,可以多進一些貨,拿到內地賣,但是這些貨,一定要具有紀念意義。
再比如去年我在越南滴露咖啡引進國內也廣受好評,因為確實越南出產的咖啡比較好,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泡咖啡的方式跟國內不同,用越南獨特的泡咖啡機器搭配越南咖啡,大家都覺得比較新奇,泡出來的咖啡與眾不同,這就是一定要進B地沒有,但A地有的,也就是A地特色的東西才會讓大家接受。新疆的和田玉棗雞蛋大小,也是內地所沒有的,每次背包我都會隨身帶一袋,剛好有一次登上海拔5000米的雪峰,就順便拍一張照片,結果這個無意之舉反而引來大家的認同,因為一個東西要得到別人的接受,首先你自己得喜歡而且要保證質量,不能拿次品去騙別人,大家也是因為看到我自己也在吃,后面才買了很多箱,收到意向不到的效果。
有些東西真的要用心留意發現,把自己化身成當地人溶入其中,就不愁找不到商機。有個例子:去年我從老撾回到西雙版納,發現當地的普洱茶口感不錯,于是走了幾個有名的山頭,和茶廠談好批發價,發往北京上海深圳,順路又賺了一筆錢。
當然,也有不順利的時候,從老撾回來我也進了一批圍巾,跑到大理古城人民路擺攤賣,當時是7月最熱的時候,一個星期下來用力吆喝只賣出3條,損失慘重,后面圍巾全部送給戰友,朋友們了。這次失敗的教訓也告訴我,不能盲目進購商品,要考慮季節氣候購買因素消費習慣等等,并不是簡單的理所當然,這些只有你自己慢慢摸索才會明白。如今從2016年元旦起,大理人民路也不讓擺攤了,一個黃金擺攤時代就此結束,哎!很多人的理想國不復存在。
方法三:旅行作家
這是我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情,也是我最推薦的一種方式,賺到的錢不少,而且沒有成本,用到的只是你的頭腦和發現美的眼睛。可以為一些在線出版物、雜志、旅行網站、App應用寫些旅途見聞,為你的旅行增加經費,又能當成一種記錄鍛煉自己,兩全其美。
據我的經驗所得,除了雜志,許多旅游網站、論壇、APP軟件為吸引人氣,也會通過付費方式邀請驢友到網站發表有關于旅游的各類文章。雖然稿費相對雜志、報紙要少一些,但優點勝在對文字功底要求不高,而且可寫的范圍很廣泛,旅游線路、旅途心得、旅游圖片、景點介紹、散文游記、風土人情、出游常識、旅游裝備等等都行,如果你剛開始寫作或者文筆一般的話,開始嘗試一下,多投投稿,我開始投稿的時候也是石沉大海,現在基本都不擔心這個問題,只要是我獨家提供的報道和圖片,一般都會被采用,至于是哪幾家雜志、報紙、網站,為避免廣告嫌疑,這里就不寫出來了,大家去搜搜就知道了。
給大家的建議:普通人寫游記時,可注意文字風格應生動活潑,寫出旅途中趣事、樂事。如是文字愛好者,可寫得更深沉大氣,挖掘旅游景點背后的人文、歷史、時代特色等;如果是寫攻略類,建議越詳細越好,建議性的玩法越多越精彩,缺點是發稿稍有難度,此招適合有毅力的人士。
方法四:舉起你的相機
《國家地理》的編輯也許不會敲你的門,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你所拍攝的照片不需要觀眾。試著去旅游雜志社推銷你所拍攝的風景照片,或者將照片賣給攝影公司,我經常會做這種事情,把自己認為拍的好的相片獨家供稿試著賣出去。
建議:想要拍出能賣錢的風景照或人文照,應拍出自己的視角和風格。同樣一處地方在不同時刻、不同天氣中能變幻成截然不同的風景,這要靠大家用心發現美的一面。
缺點:對相機要求較高,對攝影技術要求也高,適合攝影愛好者應用,而且你必須學會修圖軟件,這里不妨告訴大家,很多現在所謂你看到的“大片”都是靠前期好的構圖拍攝手法加上后期的修片完成,數碼時代讓照片有點脫離真想,不知道是喜是悲,我懷念的還是單純的“膠皮”時代。
以上四個方法都是從“開源”方面賺錢,下面我就從“節流”也就是“窮游”的角度告訴大家怎么省錢:
1.Couchsurfing 也就是睡沙發
國外官網:Log in - Couchsurfing 國內睡沙發可以去豆瓣搜沙發小組,信息量很豐富,前提是要注意安全,特別是女生,容易遭受到性情,這是個互相尊重的時代,如果你一開始判別對方不太靠譜,就不必前往,我就睡過一些沙發客家中,雙方相處愉快都彼此信任,甚至可以直接把鑰匙丟給我。但這不是叫你去蹭吃蹭喝,適當地帶點小禮物或者幫忙做家務表示感謝,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
雖然這個方法無法賺錢,但可大大減少住宿費,尤其在亞非歐洲區域。更多的是可以認識當地人,通過當地人了解當地短期打工的機會以及如何窮游。
2. 擺地攤
如果打算去不止一個地方,可以在一處買些特色物品,攜帶到第二站擺地攤。比如東南亞國家,每個背包客聚集的地方必有各種night market,人山人海,都是沖著去買特色小物的。前面已經說過,此處就啰嗦了,擺攤這個過程是既收獲了樂趣也補貼了部分旅費。
3. 農場義工
國外官方:WWOOF | Volunteer exchange on organic and sustainable properties,不懂的詳情可以度娘。
這個方式我也干過,也可大大省旅費。一般是通過一天干多久的活換食宿,也可遇到不同的背包客。比如泰國清邁附近有好幾處,合成人民幣是一天30人民幣,包一日三餐和住宿,每天農場花園干活只有5小時不到。還附加一起冥想,學習,聊天交友看星星以及體驗大自然生活的活動。我在這個山里只待了短短的7天,當時內心上的收獲至今還存在。
國內是否有農場義工不確定,因為沒有碰見過,可上網搜搜。不過在國內可以選擇在偏僻的大山深處或藏區支教,幫助了他人又豐富自己。我在日喀則做過一次支教,一個月的經歷受益終身,以至于現在每年都會去一次西藏,只為看望那群可愛的孩子。
4. 青年旅舍或酒吧義工
同上,一般是換食宿,國內特多,干活也很多自由時間不多,我在某國際青年旅舍干過,建議找靠譜的青旅或酒吧。
5. 代購
很多背包客都在旅途中缺錢時停下來代購,往國內寄送當地特色物品,亦或是賣自己的手工品,以此方法攢下一站的車費,前面已經說過,從A地帶B地特有商品的方法。
6.吉他街頭賣唱或賣自制明信片(包括畫畫)
此方法比較高能,文藝青年街頭彈唱現在多了去,美術生還可以考慮街頭幫別人畫人像,但除非你有這樣的藝能和親和力,否則略過。
7. 別擔憂太多,先上路吧。
出發了才是正經事。沒錢了自然會想辦法的。無論是詢問碰到的人,索取經驗,還是詢問當地人,都存在著你不知道的窗戶,等待你去敲。也可能最后沒錢了只能回家了。總之,不出發,這所有的一切都不會發生,你所需要的也是只是一個勇敢的心,踏出第一步。
至于發現自我,不再迷茫之類的,沒有對錯分明的解決方法。有人說旅行是逃避,是懦弱不敢面對和解決。有人說旅行是壓箱寶,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嘗試。管他們的呢,想出去就出去,沒那么多理由。
也有人對我說“最看不慣就是你們這些窮游的人,出來旅游自己折騰自己,吃不好玩不好,這個不舍得,那個沒錢買,叫著說這樣可以體驗生活,什么是生活,沒錢就去打工賺錢再來旅游,賺錢那過程才真的是生活”,見仁見智吧。
最后再說幾句,周圍也有好多與旅行夢想連著的人。但,夢想被現實擱淺的還只是大多數。其實這也不能怪他們-在肩的責任,無法不顧。就這樣,簡單而又純真的夢想由于成長,到了盡頭。在這繁花落盡的盡頭,沒有失落,也沒有悲哀,或許這也便叫作生活。
“我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也一個人看書、寫信,自己對話談心”,記得這首《葉子》在阿桑沙啞略帶滄桑的嗓音下顯得更加的孤寂清冷,有多少人聽了這首歌會感到莫名的憂傷,就連我這個早已習慣了一個人生活的人都會感到絲絲的憂傷。
站在歲月的風口,回首并展望,懷念和希望總是相約同行。人生的旅途中,一路走,一路歌。蔚藍的天際,流云和霞光,曾絢麗你行色匆匆的容顏。朵朵鮮花和潺潺溪流曾點綴你孤獨的行程。季節的風吹皺曾經沉靜似水的心,歲月的雨打濕滿懷的心事。哪怕,心傷過,痛過,都會有結痂痊愈的時候。哪怕彷徨無助抑或茫然失措,讓你找不到前行的方向。
只要心中還燃燒著希望和愛的火苗,它定會照亮你腳下的路。或許在不經意時,一個轉角之處,你會望見不遠處有個光燦燦的出口在等著你。生命,其實就是一場孤獨的旅行。一路跋涉,一路舍和棄。一路收藏旖旎風光,領略無情風雨。跨過險灘激流,穿過叢林荊刺。一路堅強和美麗。
生命,有時更像奔馳的列車。從起點奔向終點,誰也無法預知沿路會有什么樣的風景在等著我們。坐上生命的這輛列車,開始一段人生之旅。路上,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們有著神色各異的臉龐。一路同行卻各懷心事,誰也不知誰的悲喜。你亦帶著淡淡的愁和隱隱的喜,看窗外風景匆匆掠過眼前,隨著時光的隧道漸行遠去。來不及細看卻已成過去。
人生旅途上,每一段路程都會有些人和我們一起相伴而行。生命里的每一個階段就像一個個站臺。有的人只陪你一同乘坐一小段路程,便已中途轉戰。有的人從起點到終點一直陪伴著你,不離不棄。有的人中途上車,不經意的相識卻像前生已熟悉。會心對視一笑,一切了然清晰。這些人即使半路分離,也不會忘記彼此。這是心靈的朋友,常駐心里,歷久彌新。
中途下車,短暫相伴的緣分。如純真年代一場浪漫邂逅,盡管遐想的美麗占據整個長長的季節。你仍會記得那個令人莫名心悸的身影。回眸,有陽光般溫暖,和花香的迷醉。
或許,還有一些人陪著你,走過一站又一站。伴你看窗外流動的風景,聽呼嘯而過的風聲,和雨點敲打車窗的熱鬧與歡快。旅途上,一起分擔和分享生命中,那些傷悲和歡欣。他們,便是你一生的朋友。
如果,你覺得我寫的這篇文章能幫助到他人,麻煩請轉發,因為,我喜歡交更多的朋友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