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跑步,不知緣起何處,回憶起來,只知道二月份在心里醞釀著一個計劃,那就是從三月一號開始,我要六點半起床在上班之前跑步。然后早晨跑步就這樣開始了,一個人,一條超愛的花褲子,一雙磨腳的紅跑鞋。
已然不記得3月1號是個怎樣的日子了,反正一切都是從那天的六點半從床上爬起的時刻開始的。第一天跑步2.99公里,21分鐘。第一周里每次三公里,接下來的幾周每次大概四公里的樣子。
第一個十公里
十公里是個什么概念,在之前從沒有想象過,直到跑步的第二個周末3月14號,我用雙腳丈量了十公里的距離,才知道十公里貌似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遙遠,那么不可逾越。跑第一個十公里時,由于路徑不熟,地方又偏僻,再加之路人奇怪的眼神,我心里莫名的打鼓,但又不甘心就這么打道回府,于是心一橫就一路跑了下去。人生的第一個十公里,在跑步半個月時就被我拿下了。之后就一發不可收拾,很期待周末的到來,可以盡情的跑起來。
3月22日,又是一個周末,本打算美美睡個懶覺,可生物鐘已經養成,早早的起床,然后開始在小區里轉圈圈,一圈一圈又一圈,不知跑了多少圈。看著APP上的路徑,感覺腳下有畫筆,每邁一步都是濃重的一筆,那種感覺很奇妙。3月28日六點半,準時起床,簡單吃點東西,就向華明鎮進發了。因為是社區,路況并不是太好,車多人多,但那種用腳來丈量華明的感覺跟借助其他交通工具的感覺是不同的。一路跑下來,意猶未盡。
人生中的第一個半程馬拉松
4月19日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參加了萬科集團組織的“萬科城愛跑日”活動。當天上午來到萬科城,在這里見識到了一場跑者的盛宴,跑步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讓人吃驚的是頭發花白的老人跑起來虎虎生風。讓我不禁感嘆,自己在跑道上只是一個小菜鳥。參加完萬科的五公里跑后,感到意猶未盡,因為當天還是揚州國際馬拉松的比賽日,所以中午稍作休整后,又打算挑戰一下自己,再跑個半程馬拉松,21.1公里用時2小時46分,人生中第一次跑這么遠,跑這么久。跑完我在心里為自己點了個贊,因為我做到了,我堅持跑下來了,我自己都感到意外,膝蓋關節沒有受傷,只是腿上因為乳酸堆積稍微有點酸痛。
傷痛再所難免
跑步過程中,也經歷了一些傷痛,其中最具有挑戰性的是,3月1號開始跑步計劃,然而在3月3號打羽毛球時不幸崴腳了,雖然當時沒傷到骨頭,但著實有點疼,腳也腫了,身體上的疼倒是可以忍,但心里很郁悶,因為腳崴到,就意味著剛剛開始的跑步計劃就得被迫停止了。休息兩天后,不愿意讓這突如其來的打擊打斷計劃,就忍著疼接著跑。跑步中,剛買的鞋跑起來有點磨腳,也沒在意,回去換襪子才發現腳已被磨出血,襪子上一片血跡。跑完第一個十公里時,第一次經歷了長跑后的傷痛,大腿髖關節痛,再加之鞋磨腳的痛和崴腳后腳脖子的痛,各種疼加在一起,已經影響到走路。但每天早起,還是跑出去,因為一旦跑起來,我好想什么毛病也沒了。
小伙伴來襲
3月18號晚,看見楊老師(楊偉超)在群里呼喚晚上跑步的人,我一下子又動心想加入一起晚上跑步,那天和兩個小伙伴一下子跑了8公里,跑的有點猛(其實早起已經跑過4公里了),不過跑的很開心,隨后又陸陸續續有小伙伴加入晚跑行列。只想說,跟你們一起跑步很開心。(晚跑時間為晚上七點半宿舍樓下集合,如果哪天您有興趣跑一跑的話,不妨一起呀)大概是3月20號(如果沒記錯)一位新的小伙伴加入到早晨跑步的行列,剛開始我還懷疑他到底能不能堅持下去,但這位小伙伴真的很贊,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那句簡單的“早起我跟你一起跑步”。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么要跑步,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可能是享受雙腳在路面上的起起落落,可能是享受跑步時帶來的感覺。傷歸傷,痛歸痛,但跑步確實給我帶來了一些變化。
1、養成了早起的習慣。自從跑步后,生物鐘慢慢養成,每天不用定鬧鐘,到點自然醒,甚至大多數都是提前就醒了。
2、精神狀態變好。每天早起跑完,換裝去上班,心情都很美。
3、跑步可以讓人變得自信和有成就感。跑步是枯燥的,單一的動作,起起落落。但只有你跑過,回望自己用腳丈量過的路面,才能領略那種成就感。
4、開心變得簡單。跑完步,人變得很容易滿足,一杯水,一個新鮮的水果,一頓簡單的早餐都會讓人興奮不已。
5、整個身體變得很輕松。感覺整個人渾身上下都是暢通的,特別是長跑完,大汗淋漓時,感覺身體的每個細胞都處于活躍狀態。
總之,誰跑誰知道,只要你敢堅持,跑步就敢讓你上癮。
不論你喜歡跑步與否,請至少尋找一種你喜歡并能堅持下來的運動,因為健康無價。跑步是一種門檻很低的運動,不限時間,不限場地,只要你有一雙運動鞋,只要你想跑,只管抬腳就好了。但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喜歡的運動可能也不同,我喜歡跑,所以就跑了,也不知道自己能跑多久,也許有一天會厭倦跑步,但至少我知道今天我跑了,明天還是想跑,早上跑了,晚上還是想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