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都有無數人想要擠進北上廣,每一年又有無數人想要逃離北上廣。不管是去過又離開,還是選擇了一直留下來,北上廣永遠是無數人的夢想。
它們有壓的人喘不過氣的房價,有擁擠不堪的街道,但是它們有著其他城市沒有的包容和機會。
1、大城市擁有人人遵守的規則,它賦予每個人夢想和機會
中國是人情社會,這在小城市里尤其明顯。凡事找關系是大家默認的一道規則。關系硬意味著你的努力在關系面前可能一文不值。幾年的努力工作可能不及剛剛空降的“二代”,沒關系、沒學歷可能就更難出頭。
再沒有哪里能像大城市這樣給予更多的公平和機會。
記得有次幫朋友搬家的時候,有個搬家公司的小伙子讓我印象很深刻。不像其他小伙子搬完就算完事兒了,他看起來非常專業。搬完貨物的時候一邊盤點,一邊記錄,我們提出的問題也解答的很好。
后來跟他聊起來,他說他沒有學歷,在這家公司里得到老板的器重,可以多學習一些,等回到老家縣城的時候,自己也可以開一家搬家公司。他知道大城市高昂的房價沒辦法讓他留下,他已經在老家縣城里買過了一套房子,等孩子上學時就回去,這邊的經驗和服務到時候就都用上了。
大城市的包容可以讓每個人留下并學習。人多擁擠競爭大,才會像“鯰魚效應”一般,在一個競爭的環境里,努力生存和發掘更多的可能性。
2、大城市給予更開闊的眼界
有一樣東西越年輕的時候獲得,對以后的生活影響越大,它不是金錢,而是眼界。
每年的畢業季,很多同學都會迷茫何去何從。從近幾年的畢業生數據來看,畢業即失業已經成為常態。一份工作可以解決溫飽,日復一日的重復性工作卻不能開闊眼界。你可以選擇在小城里安穩到老,也可以尋找更多的機會,開闊自己的眼界。
眼界決定了境界。開闊的眼界意味著廣闊的世界。夏蟲不可語冰,在廣闊的世界里,一個人所能得到的成長,是發散式的。
幾年前,朋友剛到北京的時候,他發現原來還有“代購”這樣的工作。小城市里買不到的,大城市里的人可以幫忙代購寄給他們。雖然現在這種模式已經不新鮮了,卻是大城市僅有的機會。朋友第一次看到的時候驚呼“原來還可以這樣!”
3、去過不等于生活過,融入城市才會收獲更多
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點。比如上海的時尚,大理的浪漫。對于剛畢業的學生來說,每個人都懷有詩和遠方的夢想。但是,請你一定要去大城市體驗一下。這個體驗不是報一個旅行團坐在大巴上地看,而是真真切切地融入當地的生活去。要明白,“去過”和“生活過”是兩碼事。
剛畢業的時候,一個機緣巧合,我去了廣州待了半年,一個別人眼中的大城市。相比起來我從小生活的小縣城,廣州確實有很多不一樣的的地方。它的熱鬧與安靜,它的包容和競爭,這都是我親身經歷過以后才明白的。
早上上班路上,先坐一段公交車,再擠進擁擠的地鐵里,搖搖晃晃將近兩個小時才走進辦公室。老家的朋友完全不理解,說無論有多大的夢想都給擠碎了。
但是,我知道,吸引我的是辦公室里活躍的氛圍。工作起來的時候,沒有嚴苛的上下級之分。為了完成項目中的某一個細節,大家頭腦風暴、直言不諱,只要有想法,我們都可以試試。即使有時候工作到華燈初上,我們也干勁十足。因為當大家把項目做的夠漂亮的時候,每個人都可以自豪地說“有我的一份功勞!”
在大城市里,無論你的學歷高低、閱歷多少,你都會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在這里,我明白了一個人可以擁有無限的潛力,無限散發拓展的思維和更多的可能性。
4、即使離開,這段經歷也會伴隨一生
海明威曾經說過,如果你年輕的時候曾在巴黎生活過,那么巴黎將一直伴隨著你。
2018年,法國奪得世界杯的冠軍,19歲的姆巴佩把所得的獎金都捐給了慈善機構。當他談及生活過的地方時說“無論你去哪兒,你都不會拋棄你在那兒養成的價值觀。”
有句話叫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大城市的性格因為人口的流動而變得更多元。但又因為大城市高企的房價或者其他原因,很多人在大城市生活了一段時間以后又離開了。
但是,親自走出去看過的世界和書上、電視上都不一樣的是,那個地方多了你的切身感受,也讓你明白,這個世界還有那樣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