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毛說過:
? ?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云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 ? ?你也許讀過很多書,但你會發現,在你真正要用到它們的時候,它們卻都不肯幫你。因而你讀過的書,你只能期待它們會像靈感一樣,在某個時刻出現,抓住一個靈感,去完成一篇文章。但這樣的文章,太刻意。刻意到你的那個靈感偶爾可以成為點睛之筆,但總覺得和文章不搭,或者出現的非常突兀。而這本書,我覺得它是在教你如何管理你的這些“靈感”,在你需要它的任何時候叫它出來,不遺余力地幫助你。
? ? ?說來也巧,我知道這本書是在簡書上,而現在,我看完了,我又回到簡書來寫這篇文章,給我的讀者們推薦這樣一本書。大概好的書就是有這樣的魅力,以此循環,生生不息。
? ? ?不知道有沒有人會像我一樣,剛開始看到這樣的題目就會產生抵觸心理,認為讀書是自己的事。三毛說過,讀書要分不同的需要,有各自不同的讀法。而題目中的“有效”二字,更加激起了你的反感,你可能會覺得,什么時候連看書這樣愜意的事都變得那么功利了。
? ? ?而你,之所以會認為看書愜意,是因為你還沒有逃開自己的圈子,你不愿意去夠一下比自己水平高的書。正是那些艱澀難啃的書,才把你往上坡路上引。
? ? ?就像書里提到的:
? ? “讀過一本書以后,對書中的內容感同身受固然讓人心情愉悅,但這也代表這次讀書沒有給你帶來新的東西。”
? ? ?這就需要跳出讀書的舒適圈。這些讀起來不那么“愜意”的書,需要你以另一種方式去讀。
一、 你要認真去選
? ?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吧。自己去書店慢慢地閑逛,突然出現的書抓住了你的眼睛,你心動無比。這本書可能是一本英語學習的書,可能是某個你喜歡的暢銷書作者的書,你買它回家的時候很激動,但它可能還是逃不了要壓箱底的命運。
? ? ?所以,你需要對你的書有充分的了解。
? ? ?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里的作者就介紹可以把自己從報刊雜志上看到的書單信息剪下來,或者別人推薦的書記下來,自己去查一下有關書的簡介,到書店去時,按照想買的書很快就可以結束這一次購書之旅。我這里有一個補充推薦,大家可以下載一個叫芝士讀書的APP,那上面有很多書訊和簡介,你可以看完了解以后,再決定到底要不要買。
二、 你要認真讀書
? ? ?“認真”這兩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書里介紹說你需要帶著問題去看書,寫下你看書時的感想,或者還不懂得問題。把你認為好的句子摘抄下來,原句和感想要用不同的標記(我覺得用不同顏色的筆會更加醒目)。
? ? ?這一部分所講的內容與上學時老師介紹的讀書方法相差無幾。也就是說,其實很多好的讀書方法你都已經知道了,但是不去實踐,或者說,如果沒有人督促,你就不會去這樣做。
? ? ?其中我認為作者最重要的一個觀點就是:要帶著理由去讀書。
? ? ? 這就是說如果你帶著“這可以讓我想到什么”“這個觀點以后是不是可以用到”的思考去讀書,你就會挖掘到書中很多知識。可以讓你把一本書讀厚,變成自己的,而你如果把這些筆記都整理過一遍,這本書就又被讀薄了,下一次你想回顧的時候,只需要看曾經記過的筆記的好了。
三、 回顧
? ? ?這一點非常重要。其實我一直都有寫讀書筆記的習慣,但還是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無力感,當學習需要為迎新晚會想一個主題的時候,總覺得自己想的太干,而和舍友一起分享別人寫的主題的時候,總可以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 ? ?這不是因為沒有記筆記,而是沒有回顧。
? ? ?你可以選擇在你任何時間去回顧你的筆記。可以是讀書都累得時候,可以是寫文章沒有靈感的時候,也可以是睡前。總之,這是一件靈活而重要的程序,也是經常被遺忘的程序。
? ? ?那么,如果你熱愛讀書,而讀書沒能給你相同的愛,不如從今天起換一個“愛”讀書的方式。先看看這一本書,然后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對自己來說給養最多的讀書方式。
? ? 我已經在路上了,你還在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