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咖啡店工作時,無意聽到旁邊一桌的聊天,憑我多年的職業生涯,他們是某商學院的同學,光鮮靚麗的從業經歷,500強甚至是100強的公司光環籠罩,但...在經歷了某些變化后,身后公司的光環褪去了,她/他成為了只有自己名字代碼的自己。沒有了過往的節奏化生活,沒有了令人羨慕的title,焦慮便開始在心里蔓延,跟隨血液,在身體里蔓延... “我覺得我什么都不是了!”“我現在能干什么?我不能沒有工作!”“我究竟想要做什么,也許我從那里出來,就是一個錯誤!”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無形中讓自己變得越來越窒息...
無獨有偶,這樣的中年職業危機感,在我身上也經歷過。其實,我們需要的只是一份“工作”。
“工作”對我們意味著什么?一份收入?一個夢想?一種認可?一種社交活動?還是一份被需要的滿足?
在這個萬眾創新萬人創業的社會中,我們被夢想叫醒,我們渴望自己的工作能和內心夢想,完美結合。但是,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聽多了成功人士的創業分享后,是否內心常常涌動著一股力量,要為夢想而活,生命為何要浪費在朝九晚五的重復中?!當夢想被現實無情地摧殘時,我們的勇氣蕩然無存……
所以請常常想想自己對“工作”的需求,究竟是什么?不需要高大上的定義和外殼,只需要那份真切的感受和需要。
也許,你需要的只是一份“工作”。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