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類聚,友以圈分。
當我們處在分分鐘離不開智能手機,
干啥都要刷屏的快節奏社會,
從前的老朋友也只能隨著微信大爆炸
成為朋友圈的某一個頭像,
每天發發朋友圈,亮個小紅點,
似乎就能證明自己的狀態還存在,
又或者變相告訴那些關注的人,
俺還在,俺很好……
龍哥的微信成就了他的人生巔峰,
為他的人生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圈,
更為我們老百姓的生活畫上人生軌道,
就像孫大圣的如意金箍棒,
360°金手指一揮,
一個個圈兒里圈兒外,
全部被套牢。
邂逅微信,
是在一個舒適愜意的夏天,
那時,微了個信和吃了個飯,不相干擾,
朋友間的相互交流是由心而發的溫暖,
龍哥的發明是生活中那一抹靚麗,
點綴了我的平凡。
再見微信,
是因一個狂轟亂炸的群發,
吃了個飯不及微了個信,
分分鐘刷屏的微商大咖,
一手都滑不到底的點贊群發,
刷微信成了比吃飯睡覺還重要的事兒,
朋友圈的小紅點猶如每天按時升起的太陽,
充斥著
我生活的全部。
偶爾
想扮個小清新的文藝青年,
發發自己的隨心所想,
都沒那個接受炮轟的膽量,
因為怕自己無辜躺槍
“發圈不回微信”第一大罪狀。
唉!
群發“好友”點贊、投票、送玫瑰,
俺都是默默地做個好人,
不然寫手訓練怎么打卡啊,
俺可不想上“微法信庭”!
可反過來想,
我幫您點個贊,投個票,
我們就是一直來往的朋友?!
命令式的群發排行,
不帶絲毫感情色彩,
那滿屏的刷圖產品,
沒有一丟丟私人感情。
面向大眾的圈越圈越大,越圈越復雜,
真心朋友的圈越圈越小,越圈越精致。
終于,
陷入其中的我
開始了一方小天地的畫圈歸友。
花上十來分鐘,
把微信朋友全部都歸歸類,
看誰,不看誰,讓誰看,提醒誰看,
這樣,才能安心地擁有自己的安樂窩,
避過了其他門派的冷嘲熱諷,刀劍雨林,
留下志同道合,共修秘籍的江湖同道。
從最初參加寫手訓練抗拒發朋友圈
到現如今熟練操作,避過明槍暗箭,
朋友圈成了又恨又愛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