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小孩子的世界是異常豐富的,他們由于心智未成熟的原因,或多或少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不斷的犯錯,不斷的受到懲罰,是他們的家常便飯。作為師長的我們,雖然早就脫掉了稚氣的面龐,心智也成熟了許多,但在教育行當里混口飯吃的我們,必須具備一項大多數都無法掌握的技能,也就是學做一個“大孩子”。
做一個“大孩子”,或者說是孩子王的重要性是很多從事基礎教育行業的人所意識不到的,因為他們關注的焦點不在真正的“育人”上,他們所能理解的教育,主要還是“教”,一切都是從怎樣“教”,怎樣想法設法的提高孩子的成績上面下功夫。幾乎所有的教育行當里的大部分事情都是偏重于“教”的,在育人方面,除了老一套的“政治化”說教宣講之外,都沒有了更多的內容。
002
心理學研究表明,成年期的很多行為表現,都跟青少年兒童時期所受的教育息息相關,反觀當下的社會極端事件,一些民間恐怖主義的出現,無時不刻在提醒著我們,當下的“育人”體制早已經危機四伏。
國家層面的少年兒童發展規劃被束之高閣,社會、政府、家長及老師們關注的還是單一而片面的成績,缺乏綜合評價體系的成長評價帶給我們的就只有成績這一項單一考核機制。系統性的社會工程單靠教育從業者的覺悟是微不足道的,強大的社會話語慣性若沒有根本性的變革的話,我們教育的春天只能在漫長的冬天里苦苦的等待。不管怎么說,一些有志于教育的人已經覺醒,他們給這隆隆的教育冬日帶來了一絲絲的暖意。
003
“育人”的重要性已經受到特別的關注,這些踐行者們的隊伍正在逐漸龐大之中。那么作為一個長期從事基礎教育的教育從業者來說,對于“育人”來說什么是首要的呢?筆者根據幾年來的觀察,正如本文開頭說的,首要的當屬學做一個“大孩子”,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孩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