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三個月前開始接觸李笑來寫的專欄,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標題叫: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帶有功利性花了199元定了為期一年的專欄,而這幾個月給我帶來的則是由帶有功利性的目的轉變為無法停下來的大腦升級。
冥想,與靜坐、打坐、禪修、內視其實講的是一回事:把所有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一點上。剛開始練習冥想時,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呼吸上,并慢慢深呼吸
1、開始注意力還相對集中,稍微有一點意識到注意力被分散就能拉回來,時間越長,思緒就越活躍,注意力被分散的時間就越長,找回的難度越大
2、腦內火花四濺,新的想法不斷涌入
3、近期學習的內容竟然自動融匯貫通,神奇的使我不得不冥想完畢后接著就要記錄下來
4、冥想結束后要快速記錄,這就跟晚上做夢一樣,早上迷迷糊糊的時候還能想起夢境的內容,一旦清醒之后,夢境內容也就忘得差不多了
5、通過冥想的方法引申,前幾天跟我媽聊天,說我妹成績不太好,但是現在小孩子學業壓力很大,每天晚上都要寫寫作業寫到十一二點,并且每天早上五點半就起床,我問為什么每天都要寫到這么晚,我媽說作業太多,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妹注意力不集中,寫一點就玩會鉛筆橡皮的,思緒不知道飛到哪去了,重新把注意力拉回來在寫,起碼要十幾分鐘的時間,這就導致作業效率大大降低,以至于看起來很努力,卻怎么也不出成績的一個重要原因。然后我就給我妹出了一個方法,寫作業時利用番茄時間方法,把作業分成幾個部分,用20或者30分鐘來集中注意力完成一部分,休息十分鐘,然后再去逐個完成,在這過程中,如果感覺到自己開小差了,你就在紙上畫一筆“正”字,然后畫完之后把注意力拉回來繼續寫,用這個方法試試看,一段時間之后“正”字會不會減少,效率有沒有提高。效果肯定不會在短時間內顯現出來,畢竟不管是什么都需要時間的驗證。
這個例子也說明,舉一反三的重要性,當自己學習了一個新的概念,會不會主動去想:這個方法還可以用在什么上面。一旦學會了舉一反三,解決問題的能力則會更進一步。
6、而通過冥想,則加強了元認知能力。也可以說,增強元認證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冥想
元認知:對于自己思考過程的認知與理解
metalognition: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one's own thought processes.
而關于對于元認知的解釋,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下,對于沒接觸過這個概念的人來講,絕對會讓你有:哇,原來這么簡單有用的概念,我之前竟然沒有意識到
7、關于“學習的最好辦法是教”有了踐行的方法,之前每次學習了一個新的概念,學過之后有時豁然開朗,有時還是含混不清,但不管怎么樣,都是看過就算了,沒有復盤,沒有跟進,沒有反饋。跟別人講,有的人感興趣有的人則不感興趣,自己則因為面對群體有限溝通效果也有限,這就導致了學習效果并沒有多么好。既然現在網絡這么發達,總有一小撮人跟自己志同道合,自己也開一個公眾號,把自己平日工作學習的心得及困惑,寫出來讓更多人看到,更多人能夠參與討論共同進步,共同提升。學習新了的概念,再去跟別人講,這個過程中既對知識進行了復盤,也能找出自己還不理解的地方,同時還能知道他人不同的想法,一舉多得。
冥想通過主動地全神貫注,讓元認知能力徹底放松。
這個過程并不容易,但是體會過這種快感的人事根本沒有辦法停下來的。而恰恰是這種“不容易”,才是整個刻意訓練的核心:你的元認知能力被激活,然后在你反復使用它去調整你的注意力,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一個地方。你可以把“元認知能力”想象成大腦肌肉的一種。就好像我們身體差的時候,鍛煉一下就好了—玩一陣子啞鈴,胳膊會變粗,做一段時間的深蹲,大腿會變粗,做一陣子俯臥撐,胸肌就會變大變厚.....坐享(冥想)這種刻意聯系,會讓元認知能力越來越強。已有科學證據表明,冥想這種刻意訓練,可以直接增大訓練者的大腦皮層表面面積。大腦皮層表面積增加其實就是溝回增多的結果。
當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處。并且開始主動不去思考時,我們的大腦會比平常更為活躍,能更產生更多的連接。-----------摘自李笑來《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這就是我做冥想時得到的意外連接。第一次碼字,完全得益于自己的一次小小的嘗試,而這一次小小的嘗試則開啟了我的另一個維度。
關于馬姑娘工作學習生活中的心得、體會、困惑及生活周邊花絮,時不常的以這種方式總結記錄一下,也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反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