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2年12月21日,《羅輯思維》第一期開播。已經(jīng)忘了是怎么知道的這樣一個節(jié)目,只記得每個周末,在屏幕后面有一個歪嘴的胖子如期而至,一個接一個新奇的概念不斷的刷新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就連認知這個詞,都是羅胖刷給我的。似乎一切已經(jīng)成為一種習慣,每周一期,和我追火影9年,追海賊5年一樣,它已經(jīng)不是一個節(jié)目,而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這幾年,我想自己的想法不斷的升級,與這個胖子要么直接、要么間接都是相關的。甚至日常聊天,羅胖子的一些節(jié)目內(nèi)容,已經(jīng)不知不覺的融化成我的談資,也給一些非常要好的安利過這個節(jié)目。通過羅胖,我的求知欲又被放大。學習已經(jīng)成為一種習慣,一種愛好,一種生活方式。
羅列下因為羅胖而發(fā)生的改變吧:
1、習慣使用有道云筆記。有道筆記很早就和羅胖合作,盡管我沒有分享過任何一篇筆記給羅胖,但是這個工具卻一直陪伴我,截至目前,已經(jīng)在這個上面記錄了87.21M的圖文資料。別和我說印象筆記多么好,因為那個60M不夠用——當然付費用戶就看自己愛好了。
2、看問題嘗試換個角度。說實話,這個是被迫的,因為羅胖的節(jié)目,不少觀點都不是我們之前的認知,如果不換個角度考慮,可能就無法理解他想說什么。現(xiàn)在這樣的思考方式,已經(jīng)內(nèi)化為看待問題的一個習慣。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習慣,理解了很多之前不理解的現(xiàn)象,甚至也有了不少新的想法。比如“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換個角度,其實是“有準備的人”才能發(fā)現(xiàn)“機會”。這樣的認知,對理解這個世界無疑是有莫大幫助的。
3、開始對經(jīng)濟學感興趣。羅胖講了不少關于經(jīng)濟學的話題,也使我慢慢的跟著這個思路,有了想多了解一點的欲望。所以接觸了《魔鬼經(jīng)濟學》,《經(jīng)濟學通識》。學習經(jīng)濟學或許不能讓我們更有錢,但一定能幫助我們更加清楚的認識這個世界。通過對經(jīng)濟學淺顯的認識,感到貨幣真是人類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發(fā)明。以前看錢是錢,現(xiàn)在看錢無非是一種工具,從而衍生出,其實這個世界,除了錢是錢,好多東西都可以是錢。
4、讀書成為一種愛好。跟隨羅胖,讀過的書越來越多,而未讀的書單卻越拉越長——總有想看卻看不完的書。看著其中一本書的時候,里面就會提到其他的書,然后就把這個“其他的書”找了看一看,以此類推,書單沒個完。苦惱的同時,又很興奮——這個世界還有這么多好書沒有去讀,然而我的時間精力真是有限。
5、參加了一些有質(zhì)量的知識分享。通過羅胖,“認識”了李笑來、古典、吳軍、樊登等等這些大牛,盡管這樣的認識,僅僅是能夠享受他們的知識分享,并非線下結(jié)識,然而于我的人生,已足夠。這些大牛人物,又用他們的知識分享,不斷的改變我的認知。沉浸在這樣一個氛圍里,我會感覺到,活著真好!
以后,再也看不到一個胖子坐在桌子后面,口若懸河的看他講毀三觀的一些觀點了,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第5季,改成小日播,每次5-8分鐘,只給付費用戶。這里,“得到”的微信服務號,商城里有“每日限免”,花一分錢買一個音頻文件或者是一本書的文字解讀版,應該也算是付費用戶了。有興趣的可以試試。
這次的改版,給我的感覺,就像是由大餐改成了快餐。相比較而言,我還是更喜歡大餐。
另外,羅胖,這幾年,你,真的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