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快樂嗎?你快樂嗎?你快樂嗎?
? ? ? ? ? ? ? ? ? ? ? ? ? ? ? ? ? ? ? ? ?試試看,每天吃一顆糖,然后告訴自己——今天的日子果然又是甜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毛 《親愛的三毛》
很久之前看過一部電影,電影的大致情節記不太清了,只記得一處細節:女主角遭遇感情跟事業的雙重失敗,一個人裹著被子哭了整整一天,哭到了半夜跌跌撞撞地起身,看著窗外一團化不開的黑暗,絕望地想要自殺。
但她想著死也要做個飽死鬼,便擦干了眼淚,從冰箱里找出泡面青菜,認認真真地煮了碗面,呼啦呼啦地吃個干凈。結果肚子飽了、胃暖了,人也從悲傷里走了出來。
鏡頭里,那碗熱騰騰、點綴著翠綠青菜的面,看著就充滿了人生的希望。
電影《面子》里有這么一句話,“吃頓好的,人生觀都能改變。”
是啊,身體的各個器官中,胃跟心離得最近。吃飽了,胃就變得暖暖的、滿滿的,擠在心臟的旁邊,再冷清的心也能焐熱,再空落落的心也能塞滿。
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真的熱愛生活、熱愛自己,看看他平日里對食物的要求就知道了。倘若他頓頓路邊小攤、餐餐打包外賣,哪怕平日里衣冠楚楚、談吐不俗,也要斟酌幾分。
畢竟一個從不善待自己的人,更妄論善待他人。
自愛的首要條件就是先吃好一頓飯,睡好一個覺,不問理由地先強壯自己的身體。無論發生什么,都要善待自己。
這么看來,人活在這世上,沒有什么比吃飽吃好更重要的了。
很多人認為,吃飽了才會有力氣對抗苦難跟挫折。其實很多時候,你吃飽了之后,你會發現那些所謂的困難、挫折根本就沒有那么大。有的時候只要吃一頓好的,就能把心情從低谷中拉起來,。
因為食物是善良的,我們的一切情緒,都可以在食物里被安撫。
甜食可以安慰悲傷、辛辣可以帶來力量、酸澀可以驅散迷茫、苦味可以提醒未來的路還很長。
人在外面,最重要的是吃飽,吃飽了就不想家了。于是鍋安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國人喜歡把所有的慶祝都落腳到吃上,幾乎每個節日都會有特定的美食匹配,像是端午節的粽子、八月十五的月餅、臘月十八的臘八粥、春節的餃子、正月十五的元宵……用一種特有的美食來銘記一個節日,也算是古人的智慧。
因為沒有什么記憶比味蕾保存得更長久,味蕾就像是一卷磁帶,可以翻錄下所有品嘗過的味道,哪怕事隔經年,再次嘗到同樣的味道,也會回憶起當初品嘗它時自己的模樣。
而這卷“磁帶”上最深刻的烙印,只屬于鄉愁的味道。
它平日里都被卷在“磁帶”的最深處,只有當你脆弱、迷茫、無措的時候,“磁帶”開始緩緩滾動,你就會開始想念家鄉的滋味,想念媽媽做的那道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常菜。那是你無論離開故鄉有多遠,吃過多少珍饈美味,都無法忘懷的鄉愁味道,隨生而生,永不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