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間過得真快,一眨眼到了小年了,又要迎來農歷新年。坐在電腦前,腦子里浮現(xiàn)的是記憶中濃濃的年味。
? 少時,家在小鎮(zhèn)上,一年中最期待的就是過年了。早早把寒假作業(yè)寫完,便一門心思作好過年的準備。用不多的零花錢去街市買擦炮,那種在火柴盒上一擦,扔出去“嘭”一聲震天響的炮仗,大概40支一盒,只要5毛錢。后來我們不斷發(fā)明新的玩法,比如把擦炮插在水果里,把水果炸得稀巴爛;比如把擦炮末端裹上泥巴,點火后緩沖一會兒,待到藥引充分燃燒,不致被水弄熄的時候,扔到小河小溪里,過兩秒鐘,擦炮沉到水底,隨著悶悶的炸響聲,渾濁的泥水裹挾著白色的氣泡和被震暈的小魚升騰而上;比如把擦炮扔進空酒瓶里,掩蓋上瓶蓋,“嘭”一聲,瓶蓋飛出好遠,我們將之升級成“大炮”,可以射擊目標。還有更厲害的,比如我有幾次心血來潮,為了顯示膽量,直接捏著擦炮,讓它在手中爆炸,至今想來心有余悸。離過年還有十來天,滿大街就早已飄蕩著擦炮的響聲。這隨處可聞的“嘭”“嘭”的炮仗聲,便是過年的第一道風味。
? 公家養(yǎng)的豬仔,到過年也長得肥頭大耳。殺年豬的時候,小孩都圍作一圈,像觀看一場儀式一般,看殺豬倌兒熟練地殺豬放血去毛,然后利落地把豬大卸八塊,每家每戶都能分得若干。小孩子們便欣喜地隨著大人散去,餐桌上又多了濃濃的肉香味。多的肉,大多腌制成香腸,我們叫灌腸。取干凈的豬大腸,把腸口撐開,把切好的廋肥相宜的豬肉塞進大腸,動作要輕柔,否則極易撐破,末了用針在各處扎眼兒,這個技術活兒,我們方言叫做灌灌腸。灌好的灌腸,紅光放亮,支一根竹竿,用煙火熏一下,再在風中晾干,一節(jié)節(jié)“煙熏妝”的香腸錯落有致,令人垂涎欲滴。這是過年的第二道風味。
? 等到除夕那天,全家總動員。把家里上上下下都清掃一遍,我們叫做“掃揚塵”,取辭舊迎新之意。那時候的房子結構遠沒有現(xiàn)在這么復雜,半天或一天的功夫,就讓整個屋子煥然一新。父母很愛干凈,把每一盞燈盞都要摘下來洗凈擦拭,必要一塵不染方可,真是“遍遍勤拂拭,不使惹塵埃”。小孩子或袖手旁觀,或親自上陣,幫忙端水換水,遞遞工具,倒也樂此不疲、其樂融融。清掃完畢,張燈結彩,貼春聯(lián),大紅的“福”字躍然門上,等待新年來敲門。這便是過年的第三道風味。
? 忙碌了一天,吃了晚飯,生了火盆,一家人早早候在電視機前,烤著火,嗑著瓜子,等著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這也是新年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各路大腕名家次第出場,使盡渾身解數(shù),博爾一笑。各家各戶,在萬家燈火的夜晚,蕩漾著歡笑聲,是除夕之夜最難忘的片段。約摸十一點左右,院子里便響起了鞭炮聲,大人小孩盡數(shù)出門,放鞭炮,慶新年,大人點燃沖天炮,預示著來年單位事業(yè)興旺蒸蒸日上,小孩則手把連珠筒、笛音月旅行(當時覺得這名字這么拗口,我們簡化成“啟火”),整個大院成為鞭炮的海洋。當然,我們最喜歡的就是降落傘炮仗,炸響后,一枚降落傘從天而降,孩子競相拾取。這是孩子們一年中最快樂的時刻。放完鞭炮,各各還家,電視里敲響新年的鐘聲,歡樂今宵的旋律從家家戶戶飄出來,融化了寒冷的冰雪。躺在床上,街上的鞭炮聲像是沸騰的粥,黏糊糊,遠遠地傳過來。就連夢里,都隱約有這炮竹的聲響。這是過年的第四道風味。
? 初一,早早被大人叫醒,穿上新衣服、新鞋子,跟著大人去拜年,鞋子踩在雪上,咯吱咯吱地響。街上早已行人如織,做生意的小販還在不遺余力地叫賣著,期待著新年的好收成。孩子們最是喜歡拜年,因為又有壓歲錢拿了。那時候我們一早會去給外公拜年,外公會給我們十元壓歲錢,嶄新挺括的票子,余留著油墨的清香,用手摩挲著,心里那叫一個倍兒爽。集合后去大舅舅家吃早飯,豐盛的熱氣騰騰的飯菜早已上桌,鴨蛋、魚肉、香腸,還有我最愛的紅薯圓子,吃得是滿嘴油光可鑒。土灶燒的飯菜,蕩漾著濃郁的柴火味,香氣撲鼻,鍋巴嚼著,嘎嘣脆,齒頰留香。吃完飯,果盤還有好多零食,各色糖果,琳瑯滿目。多年以后,回想當時的年飯,無論怎樣的山珍海味,都抵不過那記憶中濃濃的柴火味。這是過年的第五道風味。
? 過年期間,跟著大人挨家挨戶走親訪友,堂親、表親兄弟姊妹難得聚在一起玩耍。走遠一點的親戚,我們便幾家人擠一個卡車。駕駛室坐幾個大人,小孩子就在車盒子里,留幾個大人看護。那時候時常早早出發(fā),吃完午飯、晚飯,再坐車回。小孩子在一起最是熱鬧,在車上肆意笑鬧,一路上都彌漫著歡歌笑語。跟著大人走親戚,是記憶里不可多得的美事樂事。這是過年的第六道風味。
? 時間如白駒過隙。而今,昔日的孩童都已長大成人,童年的伙伴天各一方,但過年那濃濃的年味,卻沉淀在我們記憶的深處,歷久彌新。我們一年一年成長、成人,走上工作的崗位,為生活四處奔忙。我們有了更好的物質基礎,更富足的生活,然而我們再也聽不到滿街的擦炮聲,城市中也看不到殺年豬的場景,香腸有工廠批量生產,年老的父母也無法像往昔那樣各個角落清掃屋子,春聯(lián)也好久不曾貼過,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被網絡游戲和棋牌取代,禁鞭后再也聽不到隆隆的鞭炮聲,好多親人已駕鶴西去,孩子們遠在他鄉(xiāng)過年都難得回來一次,做飯換上了方便的煤氣灶或者干脆去餐館招待,每家每戶也都有了自己的車,但是,記憶里那六道年味,卻再也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