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還是《少即是多:北歐自由生活意見》這本書的讀書筆記,又收獲了好幾條讓自己生活變得更幸福的訣竅和理念,其中有一點經常通過改變自己的居住環境來獲得新的體驗也正是我一直在做的,也確實為我帶來了幸福感,所以在這個平臺上看到文章中有打動自己的地方,一定要記下來,運用到生活中,成為自己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你也會變得越來越幸福的_
01 長久可持續的"小確幸"更令人感動
之前有說到過,從物質中獲得幸福感是短暫的,而從個人感受和體驗中得到的幸福才更為恒久。
"小確幸"這個詞第一次出現,是在作家村上春樹的一篇散文中。它的意思是,雖然欲望本身并不龐大,但只要讓人確確實實感覺得到,哪怕真的微不足道,也足以讓人把日子好好的過下去。
真正的幸福,來自于自己的生活體驗,由尋常日間一點一滴不經意的喜悅感堆積而來。
02 刻意的追求一些"不便"會更幸福
北歐人往往都會有自己的度假屋,但是這里的度假屋和我們想象中的別墅不是一個概念,他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那就是——非常的不方便。
這些度假屋大多距離市中心1000多公里,沒有電,沒有自來水,就這么靜靜地棲身大自然,這樣的生活可以讓人徹底的平靜下來,類似被凈化的感覺。
在這個方便快捷的時代,人們需要刻意的追求一些"不便"。如果是被迫去做,可能會覺得種種不便讓人非常辛苦,但如果是我們特意去主動選擇,就可能會發現很多樂趣。
在每天尋常生活中,都會有令人覺得來之不易的地方,感受這些點點滴滴來自生活的恩惠,也是讓人類產生幸福感的方法之一。
03 保持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為所謂的常識和他人的看法而影響自己的生活,讓自己變得隨波逐流。見到別人買了汽車,就會覺得我也一定要買。身邊的朋友都結婚了,自己就急不可耐的想要結婚。
認真的想一想,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對自己來說到底什么是幸福?別人的看法和自己的觀點有什么不同?只有對這些問題有足夠的明確的自我判斷,才不會被常識和他人的言辭影響。讓自己喪失了判斷力,變成一個不會質疑,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的人。
心不定,不斷被他人的言辭影響的人是不可能獲得幸福的。
04 愉悅的心態面對辛苦
被迫而為和主動想做的狀態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覺得一件事情"很辛苦,可不做不行",或是有被人"逼迫"的感覺,壓力就會陡然而生。這時候或許應該多想想如何讓自己得到快樂。或是想棒法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這都是緩解的辦法。
既然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就應該去享受哪些可以真正給予我們快樂的事情。
只要我們具備這樣的意識,那些在別人看來倍覺辛苦或是以為自己死都不會去做的事,就可能變成我們全新的幸福。
05 改變每天既定的生活模式,享受變化
如果人長久地在一個地方居住,思維也會變的僵化,呆板。雖然這樣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卻能夠讓人有豐富的收獲,因為這樣做能夠給人帶來無數新的邂逅和全新的啟發。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最為可怕的就是使人為一些毫無道理可言的常識所束縛,想要離開它,就必須定期采取一些建設性的"破壞"。請大家務必自行去尋求變化,喜歡變化,享受變化。
如果搬家這件事情太過傷筋動骨,可以考慮換條上班路線,或是逛逛自己平時不太感興趣的店鋪,嘗試平時不太問津的事物...不要讓自己生活在固定的生活模式中,這樣遲早會讓思維僵化。
配圖來自:Toyokazu Nagano 攝影作品 - 小女成長日記,好有愛,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