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能源活了,或是火了,確確實實讓大眾心里澎湃了,互聯網企業成批量的殺入這個市場,近幾年市場的變動確實讓人措手不及,君不見WTM債臺高筑,也不聞珠海銀隆欠債未還,盡管如此,互聯網+企業依然奮不顧身,何以?命也!
? ? ? ? 來自網絡上的一段文字,僅供參考!
1/互聯網+的勝利,互聯網+對各個行業的沖擊
? ? ? ? 最近哪年互聯網+的狂歡從清吧里的絲絲吟唱變成里鬧吧里的養生迪,我感覺全世界都沸騰了,感覺啥啥沒有不能互聯網+的,大家都像戴上里狗鼻子了,細嗅薔薇看看哪里還能互聯網+,發現里說不定就一夜暴富啦。國家也是跟著起哄,也是時事造勢,股市牛牛牛崩啦,接著房事哦不對房市開始瞎湊熱鬧,分分鐘翻番啦,國家總歸要讓經濟和民生在健康的道路上走啊,也要解決就業,降低失業率啊,各種報道互聯網+的勝利,鼓勵大家去創業啊,等什么呢你想一夜暴富嗎 你想一夜成名嗎 你想擁有蘭博基尼嗎,洗洗睡吧!!!
2/汽車行業體量巨大,適合投資者胃口
? ? ? ? 互聯網+膨脹的時候,大家都在找什么行業還能鉆進去,什么水果/雨傘/超市已經滿足不了大佬的胃口,做就要做點大的,基金那么有錢,之前的小項目投入太小了,基金不愿意做的,整體算下來成本較高。
終于,他們發現了汽車行業,哇,這體量夠夠的,要不說人家馬斯克做火箭和汽車呢,汽車,就做汽車。要不是國內還沒有開放民間資本做火箭,估計現在中國版的spaceX也有啦。
? ? ? ? 汽車行業的資產和投入有多大,來,讓我講講國內汽車行業的老大 上汽。
上汽的2017年年報出來,每10股送現金18.30元,也就是你買一手送183元,連續5年分紅比例超過50%,很良心的上市公司。各種銷冠不提,說說其他,營業總收入8706.39億元,凈利潤344.1億(因為有大眾和通用兩個合資公司,拖累凈利潤,如果自主品牌占的比例再高一些,凈利潤將更高),總資產7235億。基本上投入和產出都在千億級別,凈利潤有百億級別,就算只有上汽的一成,投入百億,利潤不提,·圈·錢·利器啊。
3/新興電動汽車公司面對的痛點
? ? ? ? 電動汽車的前途如何,我在上一篇回答的評論下還和網友說,你看看電池的能量密度,和汽油沒辦法比,差著幾十倍。單單就三電技術的難度就夠大家喝一壺了,之前國家各種補貼,讓大家感覺著電動汽車不算一片繁榮吧也是一個新的亮點,隨著補貼退坡,怎么在續航里程/車輛品質/駕駛品質/價格上說服消費者,這可不是讓消費者拿手機號注冊一下就算的,要拿出幾十萬真金白銀去買的,那時候大家可是精打細算的,情懷值錢還沒那么值錢。
4/新興電動汽車公司的路還很長,意味著更多的投入
? ? ? ?看著我提出的問題這么多,意味著新興電動汽車行業還有好長的路要走,要整合開發流程,要進行設計體系/測試體系/質量體系的建設,要進行技術能力/生產技術的積累,開發的再投入,人員不斷的招聘,關鍵是你投入那沒多錢能不能賣的好,這是個問題。你看看一汽的歐朗,量子汽車的觀致投入幾百億收獲幾個子?還能怎么樣繼續投啊,哈哈
? ? ? ? 雖然,整體講,我不看好新興電動汽車公司在近幾年的發展,但如果能一路走下去,在2020年后在等到電池革新之后,迎來真正的春天。當然對傳統車企也是一種刺激,求變和創新應當是傳統車企掌舵人腦子里的主旋律。更重要的是這股活水帶動汽車行業薪資待遇逐步爬升,我謹代表千千萬萬業內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敬意。
? ? ? ? ?筆者認為汽車行業涉獵甚廣,方方面面的創新都有待提高,無論金融還是互聯網+,都只能在表面上做做文章,技術的進步不是短期內可以一蹴而就的,要不然國家也不會大力倡導純電動,為了取得制高點,政策扶持在所難免,電池退坡后的企業何去何從,才會真正影響到行業的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