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奧地利精神分析巨匠阿德勒的代表作。
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與弗洛伊德、榮格并稱“三巨頭”,主要成就是“將精神分析由生物學定向的本我轉向社會文化定向的自我”,開啟了現代心理學向人文科學方向發展的嶄新時代。
阿德勒這本書有三個核心詞:人生的意義、奉獻、合作。我們就從這三個核心詞說起。
人生的意義是我們每一個心智健全的人都在不斷探索的東西,每個人對人生意義有不同的解釋,這些人生意義沒有絕對正確和絕對錯誤之分,在絕對正確和絕對錯誤之間包含了我們所有人的人生意義。
人生意義雖然沒有絕對正確和絕對錯誤之分,但卻有高下之分。之所以會有高下之分,是因為每一個人都面臨三大限制:(1)我們必須生活在地球上 (2)我們都是獨立個體 (3)我們是男人/女人。 由于,這三大限制構成了人生的三大問題:(1)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幸福地生活 (2)如何在群體中幸福地生活 (3)如何在兩性關系中幸福地生活。這就是我們常常談論的職業、社會、兩性問題。人生意義的高下之分就在于,能否處理好這三個方面。
什么樣的人生意義更利于處理好這三個方面呢,阿德勒的結論是:奉獻。
把奉獻作為人生意義的人,才能對社會和他人產生興趣,才能與他人進行合作。
不能與他人進行良好合作的人,在職業上不會有良好的成績、在社會上不會有很多摯友、在兩性關系中不會收獲甜蜜的愛情和幸福的婚姻。
為了闡述上面提到的核心觀點,阿德勒把本書分為十二章
第一章:人生的意義
本章主要討論人生的意義在于奉獻和合作,其中穿插了童年對整個人生的影響、夢和早期記憶的作用,個人認為可以分別放到第四章和第五章。
第二章:精神與肉體
精神和肉體是相互影響的,即使在天生有缺陷的情況下,只要加以引導,把注意力放到他人和社會,也會成為擁有健康人生態度的人。
第三章:自卑心理與優越感
自卑的人是因為不善于合作,他們把優越感放到自己身上而不是通過與他人的合作獲得優越感。
第四章:早期記憶
通過一個人的早期記憶可以得知他是不是一個善于合作的人,可以知道他的問題出在哪里,從而引導他更好地合作
第五章:夢
通過一個人的夢境可以得知他是不是一個善于合作的人,可以知道他的問題出在哪里,從而引導他更好地合作
第六章:家庭的作用
在家庭中母親的地位尤其重要,母親首先應該與孩子建立合作,然后把孩子的注意力逐漸引向父親和其他家庭成員直至整個社會,至于父親,他應該能處理好自己的職業問題、和母親關系融洽、平等地對待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家庭氛圍是否平等會影響到一個孩子是否善于合作。此外,還應注意家庭中的排行對一個孩子的影響,通常情況下老大會顯出嫉妒、老幺容易被寵壞。
第七章:學校的作用
學校作為家庭教育的重要補充,要尤其注意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要注意頻繁更換老師、跳級、留級、區分快慢班、性教育不當等情況。
第八章:青春期
青春期孩子心理上會表現出獨立性,生理上發育明顯,這時候應該幫助孩子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職業,在興趣的基礎上與人合作,建立優越感。
第九章:犯罪與預防
犯罪的人都不善于合作,要改變這一情況,就要引導罪犯與他人合作。
第十章:職業
職業上與人合作
第十一章:個體與社會
社會交往中與人合作
第十二章:愛情與婚姻
愛情和婚姻之中與人合作
總之,不管在何種情況下都要做到心中有他人,積極地合作。本書章節劃分有點混亂,雖然內容自成體系,但闡述的過程不是那么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