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朋友給我發來微信,問我在某公司是具體在做什么的?
她從畢業后,就一直在做設計畫圖行業,由于工作壓力和作息的原因,她有跳槽轉行的想法。
她了解的這個公司和我目前供職的公司屬于一個行業,所以,她想問問我了解一下相關情況。
因為她沒有明確的告知具體情況,我也不好下結論去評說,只是告知她每家企業的情況都不一樣,具體的運營和崗位也往往由企業的體制和管理模式決定。
所以我并不能決定性的去給她決策。其實每一個人在咨詢之前,內心都有了想法,只是想多一個人來作證自己的想法正確而已。
但我還是告訴她:人生就是在做無數個選擇,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每一次選擇之后,做好當下,努力讓我們的選擇結果正確。
如果選擇了去新公司,那么要做的就是在新單位如何努力工作,發揮自己的作用,讓你自己甚至是朋友家人覺得你的這份工作很好,很體面,你也干的開心。所有人都會認為這就是你的選擇對了。
如果你選擇了新單位,工作不上心,簡單的事情也弄不到一起,領導同事各種看不到眼里,你也干的不開心,也是抱怨狀態。那所有人都會覺得就是你的選擇有問題。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在選擇前去理論上權衡所謂的好壞,而是在選擇之后如何努力去做,去證明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和值得。
我發過去上面內容后,她說,我說的是理想狀態的,選擇比努力重要,現實的話就得去比較,哪個行業發展的更好。
我并沒有十分認同她的觀點,我說選擇是比努力更重要,但我更覺得這個選擇是自己在從事崗位上如何作為的選擇,是選擇如何在崗位上工作,去實現自己的價值,而不是站在理性的制高點,去比較兩個行業的發展去選擇。
因為我們的能力和實力并沒有達到去改變一個職業甚至是一個行業發展方向的階段。
拋開個例來說,我們絕大多數人只是在適應這個社會和自己從事的職業,從而去選擇一種工作態度和工作責任心去堅守一份工作,去在平凡的崗位上去實現自我價值。
除此之外,我告訴她如果不嘗試改變,那目前的生活就是一成不變的,只有改變,或許才有機會真的改變,但是改變都是有風險的,同樣的道理,成功與否也是看改變后如何去做。
如果覺得目前的工作或者涉及的領域不是自己內心想的或是以后的狀態,那么要改變就盡早,不要在以后不屬于自己的領域浪費時間和精力。
但如果覺得一直要干某個行業,那就心無旁騖,干出名堂。雖然現實很殘酷,生活壓力很大,但是要知道,不是每個人的成功都是一蹴而就的。
我告訴她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哪個行業,我們都無法改變現實的發展,我們能做的就是選擇自己工作的心態,然后記得拼盡全力去努力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