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年底征文活動
教育專題有獎征文活動 | 開炸了!
教育專題
主題1:家長教育主題
文丨薔薇下的陽光
我是一位老師,也是一位媽媽,看到這個活動的時候,心里還是有些按耐不住想寫的沖動,多少次看到一些文章對學生怎么怎么評價,對學生怎么怎么教育,前不久看到一個新聞,是一個關于家長給孩子檢查作業的事情,是一位媽媽的話語,看完那個視頻,我也深受感觸。
我們很少去寫怎么教育家長,更多的是怎么教育學生的話題,所以,今天,我想寫寫自己的看法,不喜勿噴哈!僅此只代表我自己的想法。
以身作則方為親
很多時候,我們都忽略了自身的原因,作為家長,我們更多的是把期望放在了孩子的身上,卻沒有發現自己身上也存在著種種原因。
教育是多方面的,不僅僅是學校和學生的責任,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家長本身,我遇見很多家長,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卻能教出一個好孩子,自身文化水平高的反而教出來的孩子并不好,這是什么原因呢?這不是家庭教育的問題,這是家長的原因。
學齡前的孩子,最注重的是言傳身教,親愛的家長在這個時候,你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拿我兒子來說,如果我在看盜墓筆記電影或者電視,我兒子就會湊過來,和我一起看,我不反對兒子和我一起看這樣的電視,但是,更多的時候,我會和他一起看熊出沒,我會問他一些問題,比如光頭強是好的還是壞的?等等。
邊看邊會提出一些問題,來問他,其實孩子們的想象力以及表達力在這個時候是很不錯了,很多時候,我會被我兒子問倒,他的問題我也會答不上來,這就是所謂的十萬個為什么了。
言傳身教不僅僅在于這些方面,比如,我和兒子出去,看到田野里片片稻谷,他就會問我這是什么,我就會告訴他這是稻谷,我們的吃的大米就是來自于稻谷,當下次再路過那里的時候,我就會再一次提問他,大米是來自哪里的呀?他就會馬上答出來。
我想要的效果出來了,無需刻意去問,反倒會讓孩子們記得更牢,這便是學齡前的孩子,家長是如何教育的,你千萬不要說自己家庭教育很好,很多因素不單單是家庭的原因,更多的是父母自身,也可以這么說,家長應該與孩子一起進步,一起學習。因為孩子們是有樣學樣的,家長懶,造就了孩子也會慢慢變懶,到最后,你怎么催他都無濟于事。
到了小學階段,作為家長,更多的是和孩子們一起預習,一起復習,無論你多忙,我相信夫妻兩個人總有一個人晚上有那么點時間,不要說太多的借口,什么什么沒有時間,哪怕是十分鐘,也是可以抽出來的,停一停手中的手機,陪一會孩子,不要只對孩子發火,孩子需要你的鼓勵。
我帶過的孩子,從幼兒到六年級,遇到過各種奇葩的,不要試圖去懷疑孩子的學習能力,你自身呢?作為家長,我想現在的家長應該都能解決小學三年級以前的題目,就算不會,至少會讀課文吧?
陪一陪孩子,一起讀一讀課文,我發現一個問題,很多二年級的孩子,不識字,甚至連拼音都不會,這些不是老師的原因,也不是孩子自身的原因,更多的是在家長的身上,三年級以前,孩子的自覺性不高,需要家長花點心思陪陪他們,真的,這個要求一點都不高,孩子們只是需要你們的一點陪伴,你可以陪他一起閱讀,和他比賽,這樣一來,我相信孩子們的積極性也會提高,我相信,這一點你能做到!
真的,孩子們看到自己的父母也在認真學習,那么他們也會積極向上,但是如果孩子們看到家長是在玩手機,只是一味地催促孩子快點完成,那么孩子的逆反心理就會越來越強,他就會跟你反著來。
忠言逆耳利于行
我見過一個幼兒的家長,那是我剛畢業那會實習的學校,那個孩子很可愛,五歲,家里十分有錢,只是她上面還有一個姐姐,我猜測后來她媽媽扇她巴掌的原因大概就是她不是男孩子吧。
那次,我在教室里上課,他們都是一群五歲左右的孩子,注意力本來就不會太集中,集中的時間也很少,但是她媽媽在門口到她開小差了,然后沖了進來,啪啪兩個巴掌扇到了她的臉上,她才五歲呢,如此,真的好嗎?這樣的家長其實還有很多。
不明事因,就先動手,從來不先問問原因,你們知道孩子們心里在想什么嗎?你們知道他們是多么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嗎?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們,你們去關注了嗎?為何會有那么多孩子走上不歸路,難道真的是因為他不想學習,他想學壞嗎?
不是的,他們其實想得到家長的一點關注而已,他們只是希望父母能夠多陪陪他們,忠言逆耳利于行,有時候,陪陪孩子,聊聊天,走進他們的心里,那樣比動手來得更溫柔,如果我兒子做錯事了,我也會打,但是在打之前,我會先問清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孩子們也是能夠理解的,所以,請學會傾聽。
家長們,我不是要針對誰,我只是站在一個家長的角度來寫這個想法,因為我看到了太多這樣的情況,不要說新聞了,現實中就有那么多的個例存在,每年,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因為壓力,選擇輕生,是因為他們真的不想活了嗎?不是的,他們只是想要得到家長與老師的耐心鼓勵,而不是一味催促他們,該努力了,不努力就考不上了,壓力大,沒有錯,但是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他們這些壓力都是來自哪里呢?
是家長?是老師?
我想每個人心里清楚,我兒子,現在中班,我可以說,小班到中班,他的進步是畫畫,更多的是玩,孩子就是需要玩,需要調節,兒子沒上幼兒園前,不會普通話,好多人說,怎么不會普通話啊?
我想說,我們不都是這么過來的嗎?誰一出生就會普通話呢?到現在中班,他的普通話也沒有人教過他,都是他自己學的,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連我都不太習慣了,親愛的家長,多給孩子們放點假,多陪陪他們,學業已經很繁重了,何必再課外輔導?何必相互攀比?
如果在家里,家長能夠陪孩子一起學習,我想這才是最好的氛圍,學習是孤獨的,活到老,學到老,那么家長們,一起學習吧,時常傾聽他們的心聲。
少些課外輔導,多些陪伴,你會發現,孩子們會樂觀許多。
別總推三阻四
很多家長總是動不動就投訴哪個老師怎么怎么沒教好,這一點,我是站在教師的角度上去寫的,雖然我沒收到過很大的投訴,但是我發現,我的壓力一點都不亞于學校的老師,在江蘇那會,我們檢查作業,總是會來自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來自于學校老師,一方面來自家長。
第二天學校老師檢查作業發現有錯,第一時間就通知家長,說怎么檢查的?然后家長就會找到我們,說我們怎么怎么不負責。
其實,作為家長,我一點都不理解他們,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想,我覺得他們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課外輔導老師的身上,有多少輔導老師被投訴,以至于被開除,這樣的做法是對的嗎?親愛的家長,老師不是神吶,如果學生作業全對,又有何意義?他真的理解了嗎?
很多家長不明事理,說你們怎么輔導的,都錯的!
我無語,也不想解釋什么,當然,也會遇到一些很不錯的家長,那是我所感動的,那一次,孩子的作業本上有一道題目是學校老師批錯了,這位家長沒有直接來質問我,而是講出了她的理解,她問我學校老師是不是批錯了,她算出來也是這個答案,我跟她說,我也是這個答案,而且問過好多老師,都是這樣,然后這位家長第二天就去找學校老師了,結果,確實是老師批錯了。
我喜歡這樣的家長,喜歡學習的家長,喜歡認真思考問題的家長,換做那些無理取鬧的家長估計就會……
這是個例,我只想通過我所遇見的,傳達給各位親愛的家長,我是老師,但我也是家長,我很能理解你們,但是也需要家長理解我們,家長的自身原因真的很重要,別總把一切都推到別人身上,你的一言一行,在你的孩子身上也會體現出來,所以,多些耐心,多些鼓勵,多些理解,多些溝通。
家長不是花錢就可買來孩子的進步的,有時候只會適得其反,有時候,我真替這些孩子著急。
僅代表個人想法
以上只代表薔薇個人想法,也許會被噴,但是我也是實話實說,實話說,現在的家長都是高文化,相信你們能夠做到陪伴孩子的點滴時光,陪他一起玩,一起學習。
最后,對家長教育總結幾點:
1.學會陪伴,學會與孩子同行
2.學會耐心,學會鼓勵,學會傾聽
3.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4.忠言逆耳利于行
5.多些關注,多些理解,多些溝通
我相信,做到了這些,你會感覺到孩子不一樣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