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是媒體人。而媒介,是我們每個人。
終于在開學一個星期后安安靜靜地坐下來把《女不強大天不容》這本書給看完,可能是因為我也是讀傳媒的原因,書中主人公經歷的變革我們在講課的過程中也會講到,所以感同身受。
書中通過對女主人公鄭雨晴作為一名報社記者,經歷了傳媒集團改革被迫上任總經理,之后對集團大刀闊斧改革的故事,中間穿插講述了她的婚姻,從結婚到離婚,再到找和前夫共同的高中同學做戀人最后分手。
鄭雨晴曾經說過一句話:自己的血液里自帶了新聞記者的基因。所以即使她轉行加入到前夫的狀元及第工作室后,面對發生的新聞,第一時間拿起手機把消息傳播出去。
我覺得,這本書中的人物很鮮明。
鄭雨晴是一個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人。她總說,自己沒有人身自由,自己沒有做過選擇,上大學,學新聞,都是爹媽給選的;畢業后找工作,工作單位也是爹媽給的,當報社社長,是領導要求的,現在,又去當官,沒有一天,是為自己活著。
她唯一兩次自己做出的選擇就是跟前夫結婚和推辭當官。她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忙事業,忙改革,忙自己的新聞理想,最后忙來忙去,丟掉了婚姻,沒法陪伴孩子。可能人到中年,想的不再是如何如何的大富大貴,只要平平安安,做一點自己喜歡的事情,有家人的陪伴,就很知足了。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什么時候明白這個道理,都不算晚,恰恰也是你的人生新階段的開始。
鄭雨晴的師傅劉素英也是一個能夠逆流而上的人。當初鄭雨晴進報社,劉大姐便帶著鄭雨晴兩人冒著大雨趕往江心島進行采訪,后來一步步成為傳媒集團的副總,手里握筆桿子的人一生也就一點新聞理想懷在心間,想著能干到退休也算是圓滿的一件事情。沒想到,互聯網時代一道來,沖擊了傳統媒體,逼著傳統媒體不得不改革。鄭雨晴對師傅說,你找一個退路的時候劉素英以為徒弟嫌棄自己老了成為負擔,還怪罪雨晴。后來想明白,人啊,總不能一直站著茅坑不拉屎,總要給年輕人一點機會,雖然年齡大了,但心不老,干勁還在,誰說不能再開辟一塊新天地呢?就這樣,劉素英大姐辭掉副總的職務,單槍匹馬地做起了家政服務,那也是風生水起喲~
能夠逆流而上的人,即使年齡老了,心態也不會老,她還有一個顆干勁的心
鄭雨晴的前夫呂方成是一個明白自己如何發特長的人。頂著狀元的名聲棄清華北大不去反而跟著鄭雨晴同學進了本地的一所普通大學,畢業棄外地高薪不去進入本地的銀行工作。放棄很多,得到能與雨晴一起生活他也很滿足啦!但工作一直被阿諛奉承的小人使絆子,反倒鍛煉了自己的業務能力,當方成面對又是離婚又是辭職還有家里一老一小要照顧的時候,果斷的給了自己一個過渡的借口,當起了全職老爸,沒成想又干起了另一行,俗稱小飯桌。他和雨晴結婚的前幾年,都是他主外,雨晴主內,陽春白雪的活他干不來,但架不住人家是個狀元呀,激發了自己的潛能,還能養活全家人,多么兩全其美的事情呀!
有的時候,不是你不行,你不可以,而是沒能狠狠地逼自己一把。
鄭雨晴后來交的男朋友叫高飛,放在現在看來那就是陪你一起長大的李大仁呀,絕對的暖男級別的人物。可放在這里,我不提他,想說說他的前妻吳玲。
在別人看來,吳玲才是那個陪他一起打天下,創造新悅傳媒輝煌的人,但后來因為家中的瑣事離婚了,也令人惋惜。可吳玲知道他們真正離婚的原因是什么,因為吳玲跟高飛在一起生活了這么多年不自我,全為高飛活著。當高飛需要她為團隊燒飯的時候,她就去燒;他需要她 去照顧他客戶的時候,她就去照顧;他需要她代替他小靜的時候,她就去孝敬。
在吳玲看來,她的時間表里只有一個安排,就是高飛的需要。
這讓我想起娜姐和LY的故事,如果兩個人在一起,總需要一方犧牲而另一方卻只有感激沒有感情的話,是長久不了的。這也提醒很多談戀愛的姑娘們,給自己留一點空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給自己一個成就自我的機會。
每個女人心里都藏了一只海鷗,別忘了,它也是你自己的化身。
鄭雨晴的男閨蜜,李保羅是一個很純粹的人。他是一名攝影記者,隨鄭雨晴出生入死地采訪新聞拍攝照片,后來長病心里一直沒能放下出一本攝影集的想法。單純的只是想把拍過的照片,經歷的故事,跟每一位讀者所分享,沒有名和利的摻雜,就是這么的純粹。現在,這樣的人已經不多了。
如果你能夠純粹地喜歡一件事情,愿意為它竭盡自己的所能去捍衛它,那就保持你那顆純凈之心,別讓外物所污染了它。
這是我讀的第一百八十六本書,能夠記錄下自己的想法,我覺得很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