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用朋友圈的感想

靜一靜挺好

今天點開簡書看到這篇博客,想到前一陣子有感于自己實在花了太多時間在刷手機上,做了一件比博主更狠的事情——直接把朋友圈給關了,想以此來減少浪費掉的時間,從而省一些出來做更有意思的事 (其實時間從此花到了微博上)。現在覺得到了一個可以反思一下的時候了。

首先最直接的變化是,點開微信的頻率降低了。之前由于自己的強迫癥,老想著把朋友圈的消息刷完刷全,過一會兒就會點開來看一下,一直翻到自己已經讀過的第n條消息才罷休。仔細想想,花掉的時間加起來還是挺長的,有時候真有下面這種感覺:


簡直濕藕薺摁

現在花在朋友圈的時間空出來了,我又用到哪里去了呢?其實……

……

真的花了好一部分到微博上——

不過,我對刷微博的危機感并不太明顯,因為感覺微博對我的整體粘度明顯不及朋友圈,用的時候沒有強烈的強迫癥傾向。比較主觀的原因可能是我在微博上關注的用戶類型更廣,而其中身邊的好友大部分都已經轉戰朋友圈,很少在微博上有更新;而另一個方面,客觀上微博對用戶的內容排序很混亂——至少桌面上的體驗是這樣的,所以我并不常上微博的桌面主頁,反而更經常只用手機開觸屏版(為什么不用手機客戶端?呵呵誰愛看廣告誰用去),刷兩下也就消停了。

更進一步說,我對刷微博的罪惡感也不及朋友圈。畢竟朋友圈里的身邊親戚朋友太多,我也清楚自己的社會層次,身邊的圈子里不可能時時刻刻輸出有價值的信息,很多時候看到的只是一些尋常小事——當然和我在乎以及在乎我的人保持同步是值得的,也是應該的,但我聯系人列表里的近400個,有哪些人真的到了需要通過朋友圈來了解互相的生活呢?更何況,朋友圈里的雞湯貼養生貼廣告貼陰謀論貼太泛濫,有普遍價值或者私交意義的消息太匱乏。反觀微博,雖然也充斥著大量廣告,但是我至少還可以選擇關注一些業界的大V,從他們那里獲取一些更有提升意義的信息。憑著這點回報,我覺得刷微博還是比朋友圈好那么一些。

然而,我上面對微博的兩點辯護其實也有危險性——畢竟把時間大量花在微博上,去換取那一點點的技術更新或是前輩經驗也顯得成本過高了;更何況微博信息量更大更雜,到一定程度以后,我也不知道我會不會最終把微博里的時間全用在看段子和動圖上,然后還用以上兩條理由來安慰自己,一邊想著“多少我還是可以學到點東西”,一邊把時間全浪費掉了。

說到底,有時間還是多看點知識體系更系統的材料劃算。所以我開始更努力地沉下心來讀長博客了,英文的中文的都讀——曾經我還因為覺得一些材料將來不會用上而直接扔一邊,現在想想,即使將來用不上,對這些東西在了解之后做出批判性的思考也是有意義的。回想起在幾年前讀過的這篇博客,深以為意。所以平時閑下來的話,還是得多逛逛技術社區或者博客平臺來提高自己姿勢水平。中文的閱讀只要避免長期閱讀雞湯或者入門教程,保持自己在學習區閱讀并不算難;英文其實更簡單——就算真的讀完就忘了,就算真的干貨很少,網上遇到的大部分文章至少能提高英文閱讀能力吧,耐下性子啃上一發總不會白費功夫。

除了對閱讀的來源要做更合理的甄別以外,我還有一個還未成型的想法,來自一個失敗的嘗試——在上下班路上聽英文播客。有一天我在上班路上聽著New York Times的書評博客,里面提到一種觀點,即我們的腦子其實是需要主動休息的時間,有時候“放空自己”其實是讓自己恢復效率和創造力的有效手段,而不是白費時間或者偷懶。我聽完博客后一般就直接刪掉,所以可惜想不起這是哪期節目介紹哪本書里的觀點了;不過這個想法讓我挺有觸動的,因為我就曾經覺得我如果走著上下班,兩趟加起來經常差不多要一個小時,也算是個比較大塊的時間了,路上何不嘗試著做點其他的事情,比如聽點新聞或者播客什么的。然而卻發現如果路上認真聽了東西,回到住處有時還是會發上一會兒呆,思路亂飛地想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也許不論是新聞還是播客、文檔還是教程、微博還是朋友圈,都是信息輸入,而大腦卻需要有效的休息來沉淀和處理收到的信息;所以如果讓信息持續輸入的話,無論是有用信息還是無用信息,都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讓我們的反應和學習能力下降。(此處應用文獻引用)

總結起來,我需要減少在低效平臺上的停留,從而減少在無用信息上的時間開銷,省下時間提升自己的閱讀質量,并更有效地休息自己的大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Android 自定義View的各種姿勢1 Activity的顯示之ViewRootImpl詳解 Activity...
    passiontim閱讀 173,556評論 25 708
  • 社交紅利閱讀筆記 書名:社交紅利(修訂升級版)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正文前筆記: 推薦序1摘要 社交...
    鳧水閱讀 9,042評論 4 26
  • 作者:Ken Doctor 翻譯:ONES Piece 翻譯計劃 何聰聰、徐雪兒譯者按:如今,當各種文字和視頻讓我...
    ONES_Piece閱讀 1,366評論 1 5
  • 嗨,你們好!自我介紹一下,我叫顧夏,你們也可以叫我顧少。我今年二十歲。近年來女漢子越來越多,從小如同患有“多動癥”...
    樸雜閱讀 411評論 2 2
  • 不知道從哪篇文章中看到:有趣的靈魂終將相遇…… 《中國式眾籌》第二十六頁提到:精英人士往往都有很多圈子,他們為什么...
    Hao思嘉閱讀 299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