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看了李笑來老師的《把時間當作朋友》,有些內容看了好幾遍,每一次看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這本書有一個好處,旁邊有大量的留白,當你看到引起思想共鳴之處,可以隨時寫下自己當時的想法。
在管理這一章節中,有很多經典,比如“比越早開始越好更切實的答案是現在就開始”,“從好多年前開始,我就把自己的手機設定為靜音狀態,從不主動接電話而是每隔一兩個小時查看一下電話,有必要的就打過去”。
最讓我印象深的是說此書不談時間管理,而且覺得時間也是不可管理的,很是贊同。世面上很多關于時間管理的書或是課程,但我認為沒那個必要,每天就24個小時,并不因為任何人做得不一樣而多出幾個小時候來。比如那種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的做法并不可取,我們人的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是有限的,能專注于一個事情也就20分鐘左右,如果強制性的讓自己做一件事反而適得其反。
書中介紹了一個方法,隨身帶一個小本子和筆,記“事件日志”。
除了自己經歷的事以外一概不記,而且盡量不記感想,不記感受,只記錄事件本身。
本子不需要它有多么精美,對每天做的事情都記錄下來。雖然現在很多在線記事本,但為什么不建議用手機來記?個人覺得如果隨時拿手機來記,總會被別的一些消息所以影響,比如順便看一下朋友圈,刷一個微博,本來應該做一件更重要的事,卻被耽擱了。
如今我每天用這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和一只筆,寫上日期,天氣情況,再記下當天工作之余自己都做了些什么,還有一些在工作中值得記下來的一些事件。
堅持已經有一個多月時間,時間雖然不長,但是效果卻十分明顯。今天細數了一下自己休閑的時間都在做些什么。
1、每天早上6:10起床聽得到20分鐘。讀半個小時的司法考試案例分析真題。(早起的好習慣就這樣輕松的養成了)
2、晚上堅持跑步,每天1500米,除非下雨。雖然不像其他小伙伴跑半馬什么的,但跑步之后整個人輕松許多,肩椎也好了許多。(跑步單純的只是想鍛煉身體,并沒有想要減肥。)
3、看司法考試教材,做真題。(先好好享受這個過程吧,學習知識的過程,已到而立之年,但學習的腳步不停歇)
這三項已經成了每天固定要做的事情,在這之前我也一直有列計劃的習慣,但是往往都是幾天熱情,時間久了就會被落下了。
記“事件日志”,簡單易操作。不用再如以前一樣為了完成計劃而去做一件事,一旦自己因為有別的事情要做而未按計劃做事時,就會責備自己,反而不利于計劃的執行。而今,在做完一件事后做記錄會給自己一種成就感,原來自己一天做了這么多事情。
我將堅持每天寫事件日志。
更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