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熱點傳播速度之快超乎我們想象,一個事件或新聞無論多簡單,只要它成了熱點,立馬會在社交網絡上炸開。一篇文章不論多粗糙,只要沾上了熱點,立馬收獲比平時高的閱讀量,新媒體圈的朋友應該深有體會。
現在的自媒體普遍很焦慮,為什么?內容不不好做,流量獲取難。對于超過2000萬個公眾號和近10億月活用戶的微信生態來說,這似乎也符合“二八定律”,即20%的頭部大號掌握了80%流量,而中腰部自媒體只能“看熱鬧”。那80%的自媒體如何獲取更多流量,追熱點似乎是成本最低的一種了。
微博熱搜、今日頭條等平臺都是把當時最火的熱點整理好給我們看,但對于自媒體人來說,大多數熱點這時候跟進恐怕晚了,要想打造爆款除了超級敏銳的嗅覺,更要靠…運氣。
二
如果像天氣預報一樣,有個熱點預報呢?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熱點神器:SEE數“熱點預測云”
SEE數平臺對微信生態超過300萬個活躍公眾號進行24小時監測,不但有最近24小時的熱點推送,還能根據每個事件的相關分析預測未來走勢,每小時對全網熱點刷新一次,這么說吧,網上一旦有什么風吹草動,你在朋友圈里不一定能看到,上SEE數一定能知道,堪稱自媒體人的熱點收割機。
有了神器,還得知道怎么用。SEE數平臺核心的功能之一就是,幫助自媒體解決當前選題困難、行文組織困難、素材查找困難的問題。
更具體點就是,SEE數平臺每個小時(一有熱點立即發現)會對微信公眾號進行熱點發現,對應給到熱點時間對應的文章、公眾號,整體走勢,其他公眾號以什么態度情緒寫、這個熱點事件適合男女性別、這個熱點事件適合什么年齡段偏向的公眾號,適合什么類型的公眾號,都會做解析。
輿情指數:24小時或者7天之間相關熱點的熱度變化趨勢,相關內容的閱讀量、點贊量、文章產出變化趨
關聯公眾號:哪些公眾號對此事進行過相關報道
熱點情緒分布、關注著的特性:以特朗普貿易關稅為例,關注者大多數是30-49歲的男性,而大部分公眾號對此事件的報道也是憤怒、恐懼等情緒。
相關聯的熱點分布狀況
還會根據整體的數據情況,預測的情況,給出圍繞熱點的寫作策略建議。
三
明白了為什么要追熱點,弄清了怎么追熱點,最后還要知道“該追哪些熱點”,這取決于每個自媒體的定位和調性。比如一個母嬰號強行追一波軍事類熱點不太合適吧…
除了上面講到的“熱點寫作策略”中有分析每個熱點適合哪一類的公眾號外,在最新版本的SEE數平臺上,我們做了初步的熱點分類,讓自媒體跟清晰、快速地了解哪些熱點適合自己。
作為監測公眾號數量最多,更新頻率最高的數據平臺,以上演示的只是SEE數的部分功能,更多好玩、有意思的功能等待大家親自體驗
四
最后總結了幾點建議給大家:
(1) 根據數據分析發現,在恰當的時機及時跟進熱點,更容易打造爆款。
(2) 以主流的情緒態度來寫熱點事件,更容易獲取粉絲的認同以及共鳴,轉發會更高。
(3) 不同的公眾號適合不同的事件類型,只有跟對了才能達到正向的作用。
(4) 一般新起的熱點會在每天的9-11點,或者下午16-19點爆發,這兩個時間段可以說適當保持密切關注熱詞云(每小時更新)。
“知運營大學”是新媒體運營和互聯網營銷知識分享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