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知的路上前行

? ? ? ? ? 2017年6月24日和25日參加了國際培訓師(ITT)的復訓,為什么是復訓呢?因為5月20日和21日的那次培訓,我很猶豫,因為我不是邏輯思維很強的人,學新的知識很慢,另外我也不是專職培訓師,只是一位內訓師,而內訓師的內容是針對內部員工的,不適合對外授課,而我料到這個培訓肯定要有課程分享,我怕我沒有自己的課程無法順利通過考試,正巧單位在5月20日安排了另外的工作給我,無法請假,所以更加讓我對于ITT的培訓死了心。

? ? ? ? ? 5月18日參加了安吉老師的《演講心理學》,碰上了顧老師,顧老師說,因為我長期服務行業,服務意識很強,考慮問題很周全,關注細節,而ITT的培訓又是以學員為中心,所以我應該參加這個培訓。

? ? ? ? ? 我相信每一個參加STA的老師都是為了提升自己,最起碼都是對培訓感興趣,我也是,雖然是內訓師,但是公司給了我外訓的機會,可是試講時效果很不理想,所以我才想通過STA來鍛煉自己,我有多年的工作經驗和自己對于服務行業的理解,我相信我可以分享給更多的人,所以5月18日我才決定參加ITT的培訓。

? ? ? 一、以學員為中心

? ? ? ? ? 1)培訓環境


舒適的培訓環境


貼心的準備了點心

? ? ? ? ? 培訓時環境的選擇也是講師應該注意到的,顧老師按照培訓教材來為我們準備培訓場所,使兩天的培訓氛圍很好。

? ? ? ? ? 2)課程中關注每一位學員,并適機點評


介紹身邊的人

? ? ? ? ? 其中一個環節是需要我們大家準備10分鐘,然后向大家介紹身邊的人,我當時需要向大家介紹阿慶老師,而王宏偉老師要介紹我,至今我清楚的記得當時的場景,我只看了這頁的PPT上表面的三個問題“他是誰”“他有什么期望”“他有什么顧慮”,然后就很認真的記錄阿慶老師的答案,他的期望是STA推優總決賽中取得好成績,我還很興奮的說,要奪冠,然而這些對話都逃脫不了顧老師的火眼金睛,他事后點評說,要在合適的場合說合適的話,雖然那三個問題沒有說場合,但是在ITT的培訓課上,說的內容還是要和這場培訓有關,當然我立刻如醍醐灌頂,合適的時機說合適的話,相信今后的我,會謹言慎行,謹記在心。


看看我們討論時顧老師犀利的眼神

? ? ? ? ? 二、以績效為導向

? ? ? ? 我相信大家都經歷了:培訓目的、學習目標、課程目的、課程目標,這四個非常燒腦的概念,這些都是為了體驗我們課程的價值,在列課程大綱時顧老師會問,為什么別人要采購你的課程?你的課程的價值在哪里?這樣經過思考和沉淀的課程才是有價值的。

? ? ? ? ? 三、以靈活為素養

? ? ? ? 5月21日的課程內容就和6月25日的課程內容不同,因為學員不同,所以內容和授課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需要講師靈活的進行調整。

?

課后合影(陳一影老師因為趕火車沒有來得及

? ? ? 最后一句話總結:我們打開了一扇學習的天窗,便掉下了求知的萬劫不復的深淵,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攜手同行,越走越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