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再半個老鄉朱自清

1清華園荷花1927

1927年7月某天的傍晚,北平國立清華大學校園內,也就是北平清華園內,夜色初上,天空掛著一輪明月。在這夜色里,有幾個的年輕人,正走在清華園里的荷花池旁,他們帶著圓鏡片眼鏡,留著當時知識分子的典型發型,滑溜溜的分頭。這時候天空上的月色茭白,池塘里散發著荷花的清香,蟲兒也在旁邊的草叢里,“吱吱”的叫著,一片讓人心醉的美景。這幾個人走在荷花池邊,邊看著荷塘,荷花,邊討論著,他們討論著的問題是,到底是白天的荷花艷,還是夜里的荷花香。這幾個人,一個叫郁達夫,一個叫朱自清,一個叫徐志摩,討論了一段時間以后有了一些結果,他們也走過了那片荷塘,他們討論了這么多,就相約好了,回去以后每人寫一篇《荷塘月色》。后來,朱自清的那篇文章成了今天學生課本上的名篇《荷塘月色》,......

一天我在書桌旁翻著著那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我恍惚的腦海中,我也來到了朱先生那天那片夏夜的荷塘旁,那晚正是月色茭白,荷花清香,我也遇到朱自清,徐志摩他們了,朱自清說到,“原來本家小朱兄弟啊,聽說你也喜歡寫個一篇半言,既然你也過來賞月色和荷花了,你也寫一篇《荷塘月色2014》吧”,我就說到”不敢在各位兄臺面前班門弄斧,我平時就是圖一個樂,比不上你們這些散文大家,不過,寫是能寫的,我就寫好下篇《新城荷塘月色.2014》了。”一個恍惚之間,我又回到了書桌前,繼續翻著那篇《荷塘月色》,

翻開那些令人浮想聯翩的美麗文字,我葉想到,這些散文名家所處的現代時期,這一段在我們現在的人眼里濕漉漉粘糊糊的帶著文采的歲月,是一段多么生機勃勃的歲月呀,文章是挺好的,但是老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熱,我就是還原真實的歷史。在那個時期,一下子也涌現出了如朱自清,徐志摩,郁達夫,胡適,周樹人,,,,,,等等那么多的才子,他們也寫出了那么多,那么美,像那些如《背影》,《荷塘夜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春風沉醉的夜晚》,《匆匆》.....等等那么多的膾炙人類的文章。他們的文采,真的令人神往,這就是中華文化的魅力。你們讀懂了那些文字了嗎? 中華文化不漂亮嗎?所以大家都要多寫好文章,才能把這種文化情緒傳達下去,中華傳統文化需要傳承。

2贛榆新城合安湖的荷塘月色2014

2014.年7月某天的晚上,我也和伊人走進贛榆新城合安湖旁邊的一片荷塘了,走過和安湖南門就看到旁邊有個指引的牌子上,寫著“荷塘月色”,我一念反應過來,原來這里是和安湖版本的荷塘月色。我們這段橋邊的荷塘邊上,荷塘里正生長了一些黃色別種的荷花,荷花開的也很茂盛,荷花的香味也是很清香,那些荷花,青青的葉子,黃黃的花,搖曳在水中,這時的也有幾條小魚在水底追逐這些荷的枝葉,這些小魚兒們,一條條鮮活靈動著,在那些荷花和荷葉下面的水中,搖搖擺擺,忽左忽右,一片晚風吹過,拂動伊人的發絲,伊人靜靜的看那朵蓮,她像圣潔的月光仙子那樣正在點綴蓮花的開放?她應該就是荷花仙子把,她的美也的確配得上荷花仙子的稱號。“你再多停留一會吧,讓荷花多開幾朵,荷花仙子就是你,我也會看著你出神,”我心里都在稱贊她的美,荷花的美。

此時,遠處傳來飄渺的梵婀玲(小提琴)上的節奏,是一個叫@林紫苑的人在和安湖邊練習小提琴。她拉的那段提琴聲,就像這些荷花淡淡的香,從遠處慢慢傳來,清香幽遠,她一定是天生這種音樂天賦,才能演奏這么美妙的小提琴樂曲。原來音樂和美景才是最美的。這樣看來,藝術總是這樣天作之合,美好東西總是相通的 ,無論美景,音樂,文字。聽著那美妙的提琴聲,看著這樣美麗的夜色和荷花,我也想下荷塘去泛舟了,可惜這段荷塘太窄,行不開船。旁邊的主湖倒是可以行的開大船。人們賞著合安湖的那片荷塘月色,我會不會也像魚兒追逐蓮葉那樣,追逐伊人,只為一段清涼,一段荷花香,一段美妙的月光。這就是贛榆新城合安湖的荷塘月色,同樣清新美麗,高雅靈動,不信,可以自己去贛榆和安湖公園看看。

此同致敬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

3半個再半個老鄉朱自清

那年冬天我為了一點事情去了南京一趟,也就順帶在南京的一些地方游玩了一下。去到南京要去看的地方很多,我想,南京秦淮河名聲在外,我是一定要去的,我還大概去了鐘鼓樓,秦淮河,城墻等等幾個地方。記得中國歷史上現代的時期,有一大群近代文人都去秦淮河泛舟游賞過,賞玩的時候,他們在秦淮河的船上也就相約了,回去以后,每個人都寫一篇叫《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的散文,

這就是那個故事的典故,一時成為當時文人和秦淮河的佳話。在河面上的游船上賞夜景,寫文章, 這個跟文人墨客逛酒樓喝花酒沒什么區別吧?都是以文為樂,如果你想要學點逛花酒樓的經驗,你可以@付紅孟同學,讓他介紹一下哪里的花樓的人兒漂亮,讓他給你介紹點喝花酒的經驗。他就是個大色狼,他就好這口。

秦淮河這么令人神往,我們一行的幾個人,就決定結伴去了秦淮河那里看看了。 那天晚上我們是坐公交車過去的,我們到了站臺以后,就先往夫子廟的方向,逛完夫子廟,江南書院,然后繼續直走,就到了秦淮河的那段風景了。走到了在那段河邊,冬天的夜晚已經很冷了,河水在燈光的照耀下,散著波瀾,安靜的徜徉著,就在這個時候,河中間有了神奇的事情,河中間突然亮起來了,還傳出一些很美的音律,原來是河中間的船突然亮起了燈光,在五光十色的燈光中,就有幾個穿著漢代舞者打扮的美人,翩翩起舞起來,在那么冷的天里,她們穿的那么少,翩翩起舞著,這是多么的不容易,為了藝術,為了讓人們看到美,她們也是蠻拼的。我其實內心也很是佩服她們對藝術追求的執著,佩服她們的專業精神。我想這些舞者,為什么要穿成漢代的啊?但又像唐代的,喇叭褲,水桶腰,隨著一首《霓裳》一樣的曲子在河中間的船上翩翩起舞,在岸邊的人們紛紛往河中間的船上看去,欣賞她們的舞姿和她們的美,很多人也拿出相機拍起照片。那個夜晚的跳舞的她們,有一種驚悚的美,穿越的靈異片那樣的,遠遠的看著,她們的衣服金黃色的,閃著閃著,好像要華麗麗的殺死你。我看著秦淮河的美景,在那樣的夜里,在秦淮河上,槳聲燈影里,也有了一個我,有了漢代的舞者們,也有朱自清,郁達夫等等的才子們的才思,也就讓想到了像朱自清他們的精品散文,想到了那些濕漉漉粘乎乎的時代了,那個時代的文采是多么美啊。這時候的人們也可以繼續相約寫夜色中的秦淮河了,在新時代里,繼續寫美麗的秦淮河,我想,這才叫真正的文化的傳承了。現在的人們啊多多學習文化,多多去寫文化吧,這些都是中華文化里的瑰寶和血脈,需要更多人繼承很傳承的。 不知道今年冬天會是什么樣的秦淮河?會不會有懸疑情節出現啊,《秦淮河上的穿越燈影》,《盧浮宮魅影》,等我去了,我可以寫給你。說到南京,說熟悉也熟悉,說不熟悉也不熟悉,我沒怎么在南京生活過,所以體會應該不是很深,大概印象里面有,接近北方口音的南京話,省會中心大型規劃的前線城市,美女應該也是很正統的中華美女,南京的美女兼具南北美麗特色,...我去南京的那段時間,來去也匆匆啊 ,也沒有時間多走走,等有時間,我想多去走走。

說到散文,關于秦淮河的散文,就可以細細的說一說朱自清先生了 ,他出生在東海縣,東海和我們贛榆是同屬于連云港市的,東海是我們的隔壁縣,這樣說來我應該算是他半個再半個的老鄉了,很是榮幸。只是他幾歲就跟家人去了揚州,所以他一直都說自己是揚州人,也挺好。我很喜歡他的文章,他的散文是一種有了生活經歷后的真正的表達,他的散文,不嬌柔,不造作,自然,平實,卻帶靈感的種子,是我很喜歡的風格。而且他還很有骨氣,不吃美國人的面粉餓死了,是文人的一種正氣偉大的風骨。其實這個事情是悲慘,卻反應出了文人的一種人格,文人就是要說真話,有骨氣。他的散文的確是與眾不同,從名字都可以看出是好文章,你看《荷塘夜色》《背影》《匆匆》.....這就是一種天賦 ,別人好像怎么也模仿不來。我想,文化需要傳承,現在應該寫新篇章的《秦淮河上》了,你寫了嗎?

在此也向朱自清先生致敬,您是近代散文的一座豐碑,您的品格千古熠熠,文筆照耀中華文化!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