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美貌毀了他,而美貌和青春是他所祈求的。要是沒有這兩者,他的生命也許仍會潔白無瑕。對他來說,美貌不過是假面,青春是一種諷刺。充其量青春是什么呢是一段幼稚不成熟的時期,一段情緒淺薄、思想病態的時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尾章
第一次讀這本書是在一年前。不記得是在哪里看到的推薦了。很久以前就知道王爾德了,畢竟《小王子》太出名。前久通過扇貝閱讀看了兩章小王子,的確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的態度,典型的赤子童心。聽說這叫唯美主義,想想說的也有道理,童話總歸是唯美的。但這卻是但這是我和王爾德的第一次見面。
《道林格雷的畫像》一點都不唯美,它展現了一個異常真實魔幻殘酷的現實。用梁文道的說法,就叫現實中有魔幻+_+。在現實世界中,道德品行可以通過行為外露,也可以通過行為掩飾,謂之道貌岸然;但在那個世界,道德品行會外化為相貌,不必通過行為。因此在道林格雷的世界里,是沒有道貌岸然的,有的只是相貌堂堂。或許通過道林,王爾德想試試魔幻現實主義?這可比馬爾克斯早了70多年。
在魔幻現實世界中,有個絕世美男子——道林格雷。他擁有天成的美麗。老少皆被這種美麗帶來的魅力吸引。起初,他是一個心地純良的少年貴族,無憂無慮地生活在藝術世界中。和大多數敘事結構一樣,撒旦來了。正如魔鬼誘惑浮士德一樣,亨利勛爵也對道林成產生了一種吸引力。
此時,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優雅的黑天鵝翩翩起舞。我們的道林,被帶上了一條通幽曲徑。行走的過程中,滿懷刺激與雅致,他很開心。可是,亨利勛爵更開心。事情是這樣的:因為道林的絕世美貌,亨利勛爵請了一位畫家,就像把蝴蝶關在琥珀里一樣,他想讓道林的青春永駐。看著畫中的自己,道林很是歡喜,不禁為自己被自己的容顏感動而感動。他視若珍寶,小心翼翼地把他放在樓閣里,未經允許,任何人不能觸碰。隨著年歲漸長,道林戀上了一位漂亮的女演員。然而好景不長,由于她在一次演出中表現不佳,道林提出分手。女演員恥,自縊身亡。心情郁郁的道林找到亨利勛爵,傾訴苦惱。亨利不然,告知此乃極浪漫之事。道林心緒漸平。回到家中的小樓閣獨坐時,道林突然發現以往青春靚麗的畫像好似和平常有些不一樣,但又說不上來哪里不一樣。他再定睛一看,原本曲線優雅的嘴角竟然露出一絲兇相!原來,他許了一個愿望,希望畫像代替他老去。原本只是玩笑般的奢望,卻被撒旦施了魔法。畫像成了他的靈魂,他的靈魂會隨著歲月蒼老,會隨著道德的淪喪而漸漸丑陋,但外貌卻依舊美麗永駐。
他轉過身,走到窗前,拉起百葉窗。明亮的曙光灑向房間,把奇妙的影子推到陰暗的角落,讓它在那里不住地顫抖。可是畫像臉上他已經注意到的奇怪表情,似乎還停留在那兒,甚至更為強烈了。抖動著的熱烈的陽光,把畫像嘴角的兇相照得清清楚楚,跟他仿佛做了壞事后鏡子里出現的映像一樣分明。
就像小朋友發現網游的吸引力,總會忍不住沉迷其中。道林在魔幻世界中,自然也很難把持。他肆無忌憚地作惡,他的罪孽加重一分,畫像就丑陋一分,外界卻依舊一無所知。但敘事總有完結,那是一次兇殺后。
他輕手輕腳地進了房間,像往常一樣鎖了門,拉開蓋在畫像上的紫色罩布。只聽見他嘴里迸發出一聲痛苦和憤怒的叫喊。他并沒有看到什么變化,只不過眼睛里多了狡猾的神色,嘴角的曲線添了虛偽的皺紋。畫像依然令人厭惡,也許比以前更可惡了。落在手上的猩紅的露水,愈加鮮艷,更像才濺上的血。
小說不長,值得一讀。有幾個蠻有意思的點可以反思。
一是道德的本質。在“性本善論”者看來,人類生而道德高尚,是外界的壓迫才導致善漸成惡;在“性本無論”者看來,人之初并沒有善惡之分,全憑環境的教導。這本書貌似是為后者做注腳。道林本來挺純真的,然而隨著外界的制約逐漸為畫像所消除,克制的良善漸漸為放肆的丑惡所取代。如果沒有了畫像為他承擔罪孽,他能落入這般田地?
二是外表美與心靈美的悖論。在盤古開天地的年代,人類還處于自然人的程度,這時候人們的一眸一笑都代表了心靈的一眸一笑,那時的外表和心靈緊密聯系在一起。外表美就意味著心靈美,只有相貌堂堂。隨著人類成了社會人,外表和心靈就開始區隔,道貌岸然出現了。人類天性是自然人,因此對容貌美麗之人的第一印象會很好,這是自然規律。然而,如今卻不是。田園牧歌為什么能得到文人的想愛,除了不得志與“懷舊”的慣性思維外,我們今天是否確實存在很多致命的問題?
2015.10.29 ?于九號樓 ?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