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羊城,南國明珠。
廣州,這座坐落于我國華南地區(qū)的千年羊城,不僅是四季溫暖的燦爛花城,還是集經(jīng)濟、文化、生活于一體的現(xiàn)代化大都市。也許正因生于斯長于斯,過去二十載歲月當中,我從沒仔細欣賞過廣州,從不覺得廣州的吸引之處。但隨著時間推移,去到了別的城市求學、旅游,我才慢慢發(fā)現(xiàn)獨屬于廣州的美。
追溯古今,越秀山麓下的五羊雕像是廣州起源的代表。相傳舊時,有一年廣州因為災荒,田地荒蕪,百姓極度缺乏糧食。正在危急之時,天上的五位仙人騎著五色羊來到廣州,仙羊各口銜六穗谷。仙人把稻子贈予百姓、在廣州播撒下種子,并留下五只羊,祝愿廣州永無饑荒,遂騰空而去。后來,廣州年年五谷豐登。自此以后,廣州遂稱羊城。
望千年羊城,品讀新廣州。
如果說從前的越秀山、北京路都無聲訴說著廣州的過去;而今,珠江新城上一幢幢直插云霄的高樓大廈如同偉岸的巨人,展現(xiàn)出一個現(xiàn)代化的新廣州。城市的風貌在變,老廣之味猶存。廣州人依然樸實低調,廣州美食仍舊揚名內外。
1.食在廣州
說到廣州,大家腦海里浮現(xiàn)出的的首先是“食”。俗話說“食在廣州”,八大菜系中粵菜占其一,白切雞、烤乳豬、叉燒拼盤、老火湯等菜式早已耳熟能詳。不過,現(xiàn)在廣式早茶更成為各地游客、海外游子們念念不忘的地道美食的代表。許多外地游客來到廣州,首先會嘗嘗廣州人也離不開的早茶。如今的早茶不再是過去傳統(tǒng)的“一盅兩件”,皮薄餡足的蝦餃,鮮香酥脆的咸水角,軟嫩可口的牛仔骨、香甜軟糯的黃金糕,飄香四溢的鮮蝦云吞面,是廣州早茶界的一道新名片。
很多游客吃過廣州的早茶后,就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很多人從沒想過一頓早餐也能有那么多品種,從沒想過平實的早點也能制作的如此精致。擱在推車里的一籠籠點心彌漫著香味,食客們不禁食指大動,恨不得全部都嘗過一遍。早茶以其誘人風味、精致賣相、品種多樣吸引著大家,不僅是外地游客,在廣州生活的人們,都喜歡約上三五老友、帶上家里親戚,去茶樓里飲早茶、嘆世界。對于廣州人而言,早茶不僅是吃早點那么簡單,更是享受一種閑暇的時光,享受與朋友、家人相聚的快樂。
2.美在花城
除了美食,廣州還有“花城”的美譽。常年溫和濕潤的氣候,使廣州長年徜徉在花的海洋,花草樹木常開不敗。在我看來,廣州是一個色彩鮮艷、五彩繽紛的城市。初春季節(jié),道路兩旁是嫩綠的、新張開的綠葉。抬頭望,高大的樹木上也是滿目翠綠,綠的那么亮眼,陽光照耀下,微風吹過,它像一個舞動的少女,那么的充滿生氣和活力。低頭看,掉落的黃葉散落在路面上,就像給大地鋪上了一塊金色的地毯。三月伊始,廣州的大小道路上,能看到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木棉樹,上面閃爍著一顆顆大紅色的寶石,正是廣州的市花------木棉花。木棉花又稱英雄之花,綻開的木棉花挺立不動,颯颯英姿,像巾幗英雄一般。仔細一瞧,一朵朵盛開的木棉上,紅色花瓣像是華美的外衣,金黃色的花蕊如婀娜多姿的仙子,被鮮艷的華服襯得更加耀眼。即便是落在地上的木棉花,也依然保持著挺立的容貌,等待著人們把它拾回家中,曬干,做湯料用。即便是在看似清冷的冬季,花城依舊熱鬧。
在春節(jié)這個傳統(tǒng)佳節(jié)里,廣州人尤其喜歡熱鬧。春節(jié)前幾天,廣州各區(qū)都會舉行迎春花市。每年在固定地點,各花檔都會各出奇招,擺出看家本事,把各種花草擺出來爭奇斗艷,給市民們欣賞并選購。廣州人做事講究意頭,尤其在新春佳節(jié),市民逛花市不僅是圖熱鬧,更是希望能行大運,來年順順利利。就像老北京習慣去新春廟會,佛山人走通濟橋一樣。琳瑯的花市真讓人看花了眼,就連花的名字上都費盡心思,力求有好意頭:盆桔意為大吉大利、桃花帶來桃花運、豬籠草象征豬籠入水來年發(fā)財、蘭花如同花開富貴……
3.人在羊城
廣州是一座包容性很強的城市,它不僅保留了先輩們留下的傳統(tǒng)文化,如早茶、花市、粵語、廣府廟會等,而且對初來廣州的外地人以包容、友善的態(tài)度對待。對比國內一線城市,廣州的消費、房價等都處于較穩(wěn)定的水平;并且對于一些技術人員、清潔工等也有相應優(yōu)待的積分入戶措施,不斷優(yōu)化新廣州的生活水平,使更多新的外來城市建設者入戶廣州,成為新羊城的一份子。
除了城市在不斷發(fā)展,高樓不斷興起,廣州人的觀念也不斷在變化。從前,廣州本地人似乎給自己劃上了小圈子。廣州人喜講粵語,較少講普通話。當求學、工作之時,很多廣州人不愿離開廣州甚至廣東,曾天真的以為廣東以外都是北方。但是,這一切都在改變。自2010年廣州舉辦亞運會之后,廣州匯聚了更多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面對外國友人,廣州不少年輕人、的哥都能用英語與之交流;面對問路的游人、新廣州人,廣州人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在各大路段設置了志愿服務點,微笑的給人們指路、親切的回答人們的問題。在地鐵車廂里,也多了很多講普通話或是各地方言的人們,但廣州人早已習以為常。文化的多樣性造就了城市的多樣性,也促使廣州更包容,把一切事物都融會貫通。
廣州一直在變,變得更新,變得更美。美不單在城市建設,更在于每一位廣州人的心中。也許改變不會一蹴而就,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但既然廣州人能把傳統(tǒng)廣式文化傳承下來,又何不能推陳出新,共同搭建一個新廣州,營造新廣州風貌,凝聚新廣州人的氣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