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日子滑過了,到了2016年的中段。回首年度清單,似乎進展的還不錯,但有些目標的確太過理想化了。
因為處于實習期,每天的生活越發的規律和充實。短短一個月不到,已經從開始的擔心,期待,感覺沒有希望,到中段的后悔,忙碌,難受。再到如今的慢慢適應工作時間和任務,主動調節,清單化工作,慢慢順手,至少得到些回饋和小小的滿足感。其實算下來除了搜索查詢和交流,其他的幾乎都是新嘗試和邊學邊做的東西。比如網頁,寫半代碼式的wikipidia,入手大熱的微信公眾號,了解linkedin,逐步了解運營一個工作室的方法,自然也在不知不覺的搜索,總結中建立了對房地產企業的大致了解。
面對綜合學習型的任務,對未來的發展道路似乎看的更加清楚了一些,也信心更足了一些。
深信著念念不忘必有回響,至少踏著自己想踏的路,規劃好自己的生活。
觀之其它,旅行方面自然是最高效和高質量的玩了兩次,體驗了頭一次跳傘,第一次獨行hiking,第一次泡露天溫泉,第一次住airbnb這些令人興奮的項目。
閱讀也從當年的青春小說徹底轉向了經典書和暢銷書,大約是已經完全看完40本了,有大半寫了書評,也逐漸愛上了思維導圖式的總結。當然,想從大批寫作高手中脫穎而出不容易,但是積累文字,留下筆記,所思所想,卻也的確是件讓我越來越上癮的事情。看著豆瓣上統計出的已讀書單和簡書上字數統計,似乎也就看到了繼續推進夢想讀書計劃的勇氣。
當然,一直渴望的個人品牌,似乎并不是說一說一下子就能定下來。梳理,體驗,挖掘,運用,然后慢慢看到了那些浮出水面的東西。自然少不了我的專業,外語,然而旅行想要被認同,必然是要做好之前的整理分享。其實骨子里喜歡的app測評,也一樣是可以注意和挖掘的一點兒,只是至今沒有建樹,潛意識里卻是在奔跑著。
學校的事情在慣性的驅使下自然暫無坎坷,只是想看的電影方面恐怕是定下了太高的期待,需要修改和定期進行了。
mooc學習上依賴小任務劃分后竟然也完成了幾門,卻因為貪心浪費了大量注冊的課程沒有堅持聽下去。
正好今天無意發現的赤兔上線上分享課戰拖專題很是有用。反思一下,發現自己的確沒有好好的留給任務計劃以富裕時間,太過理想主義的規劃結果就是失敗的放棄。
同時需要警惕的還有堅持了一段的手繪,和好不容易從0到5km的跑步。半馬的目標并不容易完成,倘若想要在后半年有所建樹,要么定時定點的去健身房,要么給自己更大的動力,一公里一公里的挑戰。
猴年馬月即將過去,2016年也的的確確走了一半,復盤總結保證下半年新的開始。
常常看到有文案說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大概就是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項,同時保證良好的作息和生活品質。所謂的牛人在變牛逼之前也大多都經歷了漫長的潛伏期和調整期吧。斜杠青年也不是想做就做的。看似簡單的每一個標簽都是汗水和堅持種下結出的果實。下半年,我想,還是要努力遇見更好的自己。那個不畏前路,不怕迷茫,更大格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