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99元報了陳華偉的時間管理的培訓班,后來發現原來他也在簡書,并且辦過一個培訓班。
報這個原因也是希望自己學習效率更高些。但是培訓班內容涉及番茄工作法,印象筆記之類,讓我產生了一個疑問,最近幾天,我已經養成習慣不帶手機,看書能專注2個小時(如果不是在晚上看書的話)。所以這個培訓班的計劃對我有用嗎?
學習無關兩個問題,效率和時間。在時間上,我比不過別人,在效率上,效率一般,但總體還行。這兩天看了朋友的說說,看了彭小六,懷左同學和行走的人生樹的文章,他們讓我思考。
彭小六的文章談到了“認真”,他選擇了知識賺錢的方式,也就必須在背后下功夫。他的生活很規律,花的精力和時間,未必是我愿意的。咪蒙曾經也寫了篇文章,記錄下她奮斗的生活。其實,成功的背后離不開努力,當別人成功時,不要只看表面的輝煌,更要注意背后的艱辛。
而行走的人生樹,她在文章里提到了晚上記錄白天做的事,哪些事做的好,哪些事還要完善。她已經把這個當成了習慣,我想,這也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吧。就拿學習來說,老師以前講過,睡前15分鐘回顧,效率特別好。但是我這樣做的結果,往往還沒回顧完,就睡著了。學習應該是一個努力的過程,而不應該像現在這樣松松散散。
懷左同學他在文章里提到,在學校成績平平的人,出了社會卻有大作為,因為這和他平時的積累還有眼界是分不開的。再加上身邊朋友的經歷,讓我想到了自己。人的奮斗應該有目標,跳出舒適區,去彌補自己的短板。在此,給我定個目標,如果能考上研究生,第一件事就去實習。
最后回到學習上,談下自己的安排:
其一【效率】
定時看書2個小時,中間休息10多分鐘,這個安排挺適應的;
其二【時間】缺點
做不到早起,回到宿舍后不會看書
【時間】措施
第一,做不到早起是因為晚睡。為什么晚睡呢?玩手機。所以克制自己,回到宿舍忙完后,將手機丟一邊,睡覺。
第二,回到宿舍不看書,是因為自己的自覺性還不夠,學習比較松散。多學學大神,學學他們的努力。
回到宿舍后,如果調整好狀態,看書效率還是可以的,主要的還是晚睡導致休息太差。
第三,一定要做到的,每天回到宿舍后,對自己白天看的內容做個框架回顧。
加油,你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