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中國傳統節日。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思念親人。原來,我國古代把九叫做“陽數”,農歷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因此稱為“重 陽”。
圖片發自簡書App
重陽節除了佩帶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重陽節還有很多名字,如:登高節、茱萸節、老人節……
圖片發自簡書App
重陽節我們可以登高,賞秋,吃重陽糕,賞菊,佩茱萸……
重陽糕
重陽節祝福語
老人和彗星之所以受到崇敬都是出于同一個原因:他們都蓄有長胡須,都自稱能夠預料事變,祝重陽節快樂
秋風徐徐,重陽九九,蒸上九重的粟糕,備好香醇的菊酒,等著與你分享。
九九艷陽天,秋高氣爽,正是楓葉最艷時,我們結伴去香山看紅葉,好嗎?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