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這個商業(yè)社會中,怎么看待個人利益與公司利益之間的關系呢?許多員工將這一界限劃分得清清楚楚,工作中表現(xiàn)出例行公事的態(tài)度,一份報酬一份付出,已經很難看到那種為公司付出智慧和體力的忘我精神了。
? ? ? 越來越多的員工認為自己“出售”給公司智力和體力,公司發(fā)給自己薪水,解決面包問題。在一個崇尚等價交換的商業(yè)社會中,這一切看起來都合情合理、天經地義,但是,這又是一種極為短視的想法。因為,在工作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對自己的人生發(fā)展更為重要。
? ? ? 無數(shù)的年輕人被短期的利益蒙蔽了雙眼,看不清未來發(fā)展的道路。等到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再奮起直追時,已經浪費和錯過了最好的時機,無法趕上了。
? ? ? 在此,我想給所有的年輕人提個建議:“在你們開始工作時,不要太多地考慮薪水問題!要注重工作本身給你帶來的價值——發(fā)展你們的技能,完善你們的人格品質……”
? ? ? 我經常看到,許多看起來老實巴交,缺乏靈氣的人在公司里步步高升,這是為什么呢?
? ? ? 我有機會拜訪了一位成就斐然的年輕人,他是一家大酒店的老板。一開始我絲毫沒有看出他有什么特殊才能,直到他講述了自己被提拔的傳奇經歷之后我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 ? ? “幾年前,我還是一家路邊簡陋旅店的臨時員工,根本就沒有什么發(fā)展的前途可言。”他回憶道:“一個寒冷的冬天,已經很晚了,我正準備關門。進來一對上了年紀的夫婦。他們正為找不到住處發(fā)愁。不巧的是,我們店里也客滿了。看到他們又困又乏的樣子,我很不忍心將他們拒之門外。于是就將自己的鋪位讓給他們,自己在大廳睡地鋪。第二天一早,他們堅持按價支付給我個人房費,我拒絕了。本來也就沒有什么嘛!
? ? ? “那對夫婦臨走對我說:‘你有足夠的能力當一家大酒店的老板。’”年輕人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
? ? ? “開始我覺得這不過是一句客氣話。然而沒想到一年后,我收到了一封紐約來信,正是出自那對夫婦之手,還有一張前往紐約的機票。他們在信中告訴我,邀請我經營管理一個大酒店。”
? ? ? 年輕人沒有計較一夜的房費,而正是這一舉手之勞,他獲得了一個夢寐以求的機會。
? ? ? 斤斤計較一開始只是為了爭取個人的一些小利益,但久而久之。當它變成一種習慣后,就會變得為利益而利益,為計較而計較,會使人變得心胸狹隘、自私自利。它不僅對老板和公司造成損失,同時也會扼殺你的創(chuàng)造力和責任心。
? ? ? 《圣經》上說:“助人就是助己。”不要計較得太多,多工作一些對你并沒有害處,也許它會花掉你一些時間和精力,但是能鍛煉你的才能,使你從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你的老板、上司和顧客會關注你、信賴你、需要你,從而給你更多的機會。今天種下助人的種子,總有一天會結出甜美的果實,享受到益處和快樂。
? ? ? 要想有收獲,就一定要有付出,這是一個基本社會規(guī)律。也許你的投入無法立刻得到回報,但只要你一如既往地堅持,回報可能會在不經意間,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現(xiàn)。除了老板以外,回報也可能來自他人,或者以一種間接的方式來實現(xiàn)。
? ? ? 也許你會覺得自己已經在工作中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卻沒有馬上得到相應回報,而心有不甘。你會想既然不能升職,還不如忙里偷閑,反正也不會被開除、扣工資。這樣一來,以后你就可能會拖延怠工,工作漫不經心。長久以往,你的進取心將慢慢被磨滅。另外,如果你計較自己的付出沒有在短期內得到回報,繼而會產生抵觸情緒,還會影響到你的工作情緒,繼而影響你的人際交往。
? ? ? 一開始,也許你從事的是秘書、會計和出納之類非常瑣碎的事務性工作。難道你要在這樣的職位上做一輩子嗎?你若想獲得新的發(fā)展,除了要做好本職工作外還需要做一些不同尋常的事情來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這樣才能引起人們的關注,有機會得到新的發(fā)展。
? ? ? 如果一個人在工作時能全力以赴,不計較一些小利益,不偷懶混日子,即使現(xiàn)在他的薪水十分微薄,但以后一定會有大的收獲。
摘自:《致加西亞的信》([美]阿爾伯特?哈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