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是喜悅的,死是沉重的。
今日的我,和往常一樣,喜歡帶著耳機,將音樂開到最大聲,大到你的腦袋好像會震動一樣放最嗨的歌,嘴上同步哼著調調。但唯一不一樣的是,怎么我上班的必經之路“休克”了。這是什么鬼,我快要遲到了,你竟然修路?是的,修路!那么就意味著我得再向前走很遠很遠的路到下個路口的斑馬線走過對面再往回走很遠很遠的路到達車站。可是車站就在我對面啊!我為什么要走冤枉路?
我是敬業的好員工啊,怎么能允許自己遲到。因為比較早,修路的工人也許還在不遠處吃早餐,并未按部就班。我便靈活的跨過欄桿,想要尋求捷徑盡快到達車站。路上的車來車往,行人匆匆,像我這樣跨欄桿尋求捷徑到對面車站的并不少。我知道只要避開車小跑過去也就十幾秒的時間,不可能會有所謂的意外發生。但是人總是如此,在危險來臨前總會異常平靜。我踏足于馬路之上,即使車來車往,我也并不畏懼。我覺得自己就是個勇士 穿梭在車群當中,為尋找捷徑的人兒開辟一條小路。我目中無車隨著音樂的節奏走啊蹦啊跳啊沖啊,就在這時,我的世界戛然而止了,頭腦一片空白。那是一輛公交車大巴它以非常快的速度向我沖過來!就在我想避開時,我發現我竟然無法動彈。眼看這個像怪獸的公車即將撲面而來,我得心提到了嗓子眼,雙腿卻邁不開來。也是在此時,一個和我尋求捷徑的中年男子從我身旁經過,他貌似也感受到了“殺氣”,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扯著我往前邁了兩步,僅僅兩步,救了我的性命。公車在車站停了,它與我的距離就一步之遙,我驚魂未定,哪位大叔嘴唇動了動,可我至今不知道他在說什么,因為,音樂真的開的太大,以至于我與世隔絕一般。我看著大叔上了車,而我卻還沒回過神。
那一刻,我體會到生死之間的距離,不是一米百米千米而只是小小的兩步路。我感慨到:生與死也不過只是幾秒的時間,幾步路的距離,如果沒有哪位大叔拉我一把,那么我是不是真的與這個世界陰陽兩隔。如果我們只剩下一分鐘的生命,那么會是怎樣的感慨?當晚,我便向我的幾個好友拋去兩個問題。
? ? ? ? ?當死亡來臨時,你怕死嗎?
“怕啊,太突然了,我還準備好。”
“當然怕啊,我很多事還沒做,很多話還沒說,夢想還未實現,戀人還未出現。”
“不怕啊,遲早要經歷,早晚都一樣。”
“有什么好怕的,活的這么憋屈,早些離開也是解脫。”
“不怕,該經歷的都已走過,該擁有的不該擁有的都有過,除了遺憾不能與家人相處,真的沒有可求了,因為生活給予我的,已經很多了。”
? ? 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分鐘,你想做什么?
“一分鐘能做什么?等死唄!”
“才一分鐘,回憶一下過去難忘的片段吧。”
“坦然面對,思考人生。接受死亡,無所畏懼。”
“給我愛的人打一個電話,告訴他:我很愛他!”
“我想陪著家人,即使是死,最后一分一秒也希望在他們身邊,閉上眼離開世界的那一刻,最后映入眼簾的是他們就足矣。”
人皆有一死,只是對死亡的態度各有不同,一百個人有一百個不一樣的答案。人為什么怕死?對啊,死亡是遲早的事,你為什么要怕?無非就是因為心愿未了,太多事情沒有去行動,很多人說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鐘,我想陪著家人,陪著愛的人;我想給最愛的人打個電話,說愛他;我想努力賺錢去讓家人過上好日子;我想抱抱我父母。那么,我想說的是:為什么不把你的人生每一分都當作最后一分鐘來過?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網友對“死亡概率數據的統計”
世界上每秒有1.8人死亡,也就是每分鐘有106人死亡,一小時6,360人,一天就是152,640人。按全球70億人計算,每天死亡的人約占全球人口的0.0000218,約1/46000。那么就是說每天離開世界的人數額高達15萬。
我們暫且不說這份數據可不可靠,我想表達的觀點可能有點極端: “也許下一秒被死神帶走的人就是你”
把生命當成最后一分鐘來過。
“別和愛你的那個TA吵架冷戰了,想要分開時就想想當初為什么在一起?排除萬難走到一起,難道是為了分開?”
“多陪陪家人,常回家看看。如果你賺錢的速度比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那么,陪伴是最實在的守護。”
“不要抱怨工作苦學習累,沒有強大的基礎,即使一步登天,也會被現實踩在腳底下,今天的工作明天做,明天的工作我不做。如此一日復一日,你不是在糟蹋自己嗎?”
可能有人會認為二十出頭的我,談到死亡這個話題未免言之過早,我想很多人也抱著這樣的想法,但是死亡確實是一瞬間的事情,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么。很多時候,離我們越遠的事物,其實便近在咫尺。
人總是在追悔過去,但無法回頭的事何必耿耿于懷?現實給你一巴你就給它一腳!我們不知道死亡離我們有多遠,我們能做的無非就是活在當下,把每一天當成最后一天,把每一分鐘當成最后一分鐘。想想當初默默在心里許下一定會讓父母過上好日子的愿望!想想那個想要成功充滿野心的自己!想想以后能與摯愛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
愿你離開世間時不留有遺憾,一分鐘的生命也不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