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自我》 西班牙作者馬里奧.阿索隆.普格著,沈臺訓翻譯。覺得這段自控方法太好了,先做個書抄咯。
我想再次提醒,這將會很有益處:亦即,諸如憤怒、怨恨、報復、絕望、缺乏信任感、焦慮與痛苦等情緒反應,只要在時間向度上持續下來,就不再只是一時短暫的情緒,反而會變成我們的心里狀態。
這些負面的心理狀態,在微觀層次會損害我們的健康和活力,破壞免疫系統、損害心臟血管與肌肉等身體器官,降低心智表現的靈活度,甚至將其完全扼殺,以致失去以特殊觀點審視事物的能力,也會阻止進一步去求知、學習、發現與了解事物的可能性。在宏觀層次則造成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惡化,家庭毀滅、友誼破裂,甚至整個城市、整個國家的傾覆。
每當負面情緒發生同時伴隨種種負面效應時,去思考是否有其他走出這個困境的可能性,才是良好的反應方式。
顯而易見,我們不會從智性上去尋求改善的可能性,因為,正是種種的智性的想法,滋生出讓人陷入其中的難題。可能性來自我們的存在狀態、我們的意識,來自早已存在卻備受忽略的真正現實。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必須經歷不同層次的轉化,在每一個階段上,都需要與自己堅定地和解,付出相當的心力,并且持續不斷。
第一個階段:任何一個事件或情境,不管它如何合情合理,都不能讓負面想法駛入我們的心中,進而引發有害的情緒。無論何時,當我們注意到自己心中開始滋生負面想法或感受到負面情緒時,都必須立刻停下來,深呼吸三至四次,盡其可能避免讓這些想法或者情緒再次占據心頭。請記住,這個過程相當費力,因為,我們正試圖阻止,好幾年來錢花所形成的非自主反應。另一個造成困難重重的原因是,“理智”(這正是難題的一部分)會告訴我們,我們此刻的嘗試愚蠢至極,只會徒然浪費時間而已。
第二個階段:接納此時的處境,別把它當作負擔,而應視之為宇宙所給予的禮物,好讓我們可以在平靜、慈悲與愛的狀態下,發揮創造力與發展自己。
第三個階段:在這個層次,我們必須無比謙遜,開放自己面對可能性。在我們此刻所見、所感的背后,存在一個嶄新的空間。在那兒,我們可重拾喜悅與清凈。于是,信念與信心就顯得無比重要。我們必須相信,在心理高墻的背后,存在另一個真實世界,那是我們迄今一直無法看見的世界。
第四個階段:為了達到這個層次的境界,必須導引自己的注意力,朝向與非自主反應全然不同的方向上去。當感覺某個人傷害我們,我們的注意力會立即專注在尋找那個人身上一切令人討厭、居心不良、負面的缺點。如果希望自己超越自己的非自主反應,獲得真正的自由,那么,重要的是能夠嘗試去看見那個人的好,因為,每一個人總有什么地方是可以令人贊賞的。真正應該在意的事情,并非是在那個人的行為或表象上鉆牛角尖,而是去發現他的真實本質。我們必須去看見,在種種傷害與情緒傷痕的背后有些什么,去發現痛苦的根源 。
第五個階段:這個層次撼動了人為萬物之靈的驕傲,打破了人定勝天的迷思。在這個階段我們會發現,世界上有某種力量是理性思考難以理解的,而科學家對比領域的研究也才剛剛起步。到這第五個階段,我們會祈求全宇宙的幫助,協助我們處理與自己、與他人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