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的內容承接昨天的“儉省”的心得。昨天說到,資源是多維度的,資金、知識、創意、勞動、朋友都是資源要素,要主觀能動的把儉省思維打開,處處利用現有資源來發展提高。
? ? ? ?“瓶頸”一詞是我們常常提到的,簡單說就是你無論如何努力都感覺在原地踏步不能提高,有種被流沙吞噬的感覺。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試著分析了下:
一、我們要理性的分析“數字”
? ? ? ?舉個例子,從1到10,擴大了10倍,我們只加了9個1。但同樣是擴大10倍的10到100,我們卻要加90個1。我們從中可以看出,發展總是會放緩,如果要保持10倍的發展,我們的資源付出會是指數級的增長。資源總是有限的,如果一味的追求高速的發展,終歸只是妄念。
二、努力的背后增加一個“風險”函數
? ? ? ?堅持就能成功、勤勞就能致富、投入就能發展、培養就能成才,這些是我們現實社會中最正能量和鼓勵人上進的理念。但是,現實中總會出現“但是”。這個但是的出現,就是“風險”函數在起作用。認識到這一點,在做好自己的同時,就需要提防周圍的破壞力,為自己建起一堵抵擋風險的墻。 ?
?以上兩點的心得,跟近期萬維鋼老師的《一個大尺度話題》和吳軍老師的《大數據時代要識數》、《風險意識》等文章不無關系,背后的思路都是對數字的科學認識。而我最大的收獲,就是通過不間斷的學習,把這些知識融入到了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幫助自己走出不一樣的道路。
2017.3.5 上帝愛非洲 寫于夏蓮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