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閱讀、寫作、名家……一場詩意有韻,趣味盎然的文字課
漫畫、閱讀、寫作、名家……一場詩意有韻,趣味盎然的文字課
閱讀與寫作,向來是文字閱讀能力最大的兩方面的體現,從小學開始,我們從語言上開始認知這時代應該賦予我們什么內容,同時也從另外一個角度檢測著我們的積累和文學的積淀。從看圖說話,看依圖寫文,再到文字解析和語言表達,再到演講和辯論,我們的語言和文字都立足于對現實的表達和反應,很多時候這種文字閱讀能力和文學表達能力都是從圖畫和現實開始的。而豐子愷的閱讀寫作課最讓人欣喜的便是以漫畫的方法來表達生活,以諧趣的方式來表達感悟,以創作的角度來讀《豐子愷給孩子的閱讀寫作課》,你會發現,這里就是一座寶庫。
課本里的“豐子愷”走了出來
豐子愷先生說:“兒童有天地間最健全的心眼,能看見世界的真相。”他以孩童視角勾畫的孩子之間的喜、怒、哀、樂、懵懂、稚拙等,給出了一個快樂的孩子和現實的神采,童年情愫和天然純粹的表達,在《給我的孩子們》《白鵝》里,我們讀來總覺得快樂又富有童趣,再像《竹影》,敘述幾個少年描竹影的充滿童真、童趣的游戲,在少年的眼睛里讀出來的是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偶然窺探到的是藝術美和最純粹的發掘。《山中避雨》里講述的是一場雨帶來的不同感受,“山中阻雨的一種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覺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但一同躲雨兩個女孩卻“苦悶萬狀”,于是,一把胡琴帶來了快樂,兩個女孩也跟著唱起了歌,三家村的青年人隨之匯入了歌唱的大潮,驅散了雨里的苦悶。
親愛的讀者們,不知道你讀到這些熟悉的篇章之后是什么感覺,從一個已然踏入社會的人重新再來看這樣的文字,你會發現這個時代的真正意義和童趣從來都沒有走遠,而我們在《豐子愷給孩子的閱讀寫作課》重讀時復活的是一個鮮活的“豐子愷”。
閱讀與寫作,一線教師深入引導
真正的寫作需要我們以規范的閱讀來指引,而最有權威的必然就是一線的教師,如果是耕耘多年的名師來指引,那么效果肯定更加不同,豐子愷后人唯一授權、豐子愷協會審核出版的童書,在內容選擇方面下的功夫自然不可輕視。在閱讀之后,除卻常規的閱讀指引,在每一篇豐子愷的作品之后,都附帶這一部分內容的解析,然后給出值得我們閱讀的地方,值得我們品鑒與學習的技巧,在這些內容之后還附帶上了“小試牛刀”的寫作,附帶上還有標準規格的作文寫作訓練頁。最喜歡的一點還是寫作作品的思維解析,比如在《竹影》的文章后面就附帶有句子解析,也有漂亮的詞句整理,以此來做扎實的積累,而且還精選了50余篇中高考語文常考作品進行重點解析,對于文章中的重要語句和段落,會有綠色的批注,為孩子提供思路上的借鑒。除此之外,還有編者從最精當的那些作品里選擇最精華的篇目來成為閱讀的中心,這樣的寫作和組織自然對提升寫作能力有極大的幫助。
喜悅不僅如此,還有精品漫畫與文字拓展
漫畫其實是文字的外像,在文理中我們可以看到畫面的延伸,也可以看到人的思維的跳躍,以此來提升閱讀和寫作能力是再好不過的了。當時拿到這套書的時候,最開始的無疑就是這一點了。《豐子愷給孩子的閱讀寫作課》不僅有先生的經典文學作品,更收錄了近300幅豐子愷先生的經典畫作及未公開出版畫作。除了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豐子愷 還懂得孩子在思考什么,喜歡觀察孩子,知道他們喜歡什么、希望得到什么、渴望追求什么,擁有一顆和孩子同頻共振的童心,這樣的人和這樣的文字,又怎么會不讓人欣喜呢。他畫孩子們玩買車票的游戲,他們把椅子當買票的窗口,小紙當票,積木做火車。在孩子笨拙的模仿里,畫出一種難得的天真和自然。拙樸的線條和樸實的文字,讀起來趣味盎然,讓人不由得沉浸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