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言志,而詞呢,翻開唐宋及明清的詞,言情的頗多,且言的幾乎都是婚外情,描寫夫妻恩愛的很少,而懷念亡妻的則更少。我細玩之,寫得有聲有色的當數宋代的蘇東坡的《江城子》賀鑄的《半死桐》以及清代納蘭性德的《金縷曲》了。今天我們先來品嘗賀鑄的半死桐。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
詞的開頭,把人引進了云霧里,似乎不知所云,但后來兩句就回答了疑問。這里作者用的是比興的手法,古人有:“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之說,你想一棵梧桐一半枯死了另一半還有多少生命力呢,雙飛雙棲的鴛鴦,一只離開了,另一只還能活幾時呢。這里作者用梧桐和鴛鴦來比喻他們夫妻,一方面讓我們感覺到他們夫妻生前的恩愛,同時,也更使失去愛妻的痛苦得到了充分的表達。
原上草露初希(加日部)舊棲新垅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在下半闕詞中,作者沉浸在回憶和痛苦中,邊是他和妻子生前相互依命的舊屋,一邊卻是亡妻安息的新墳,陰陽五隔,睹制思情,痛更無盡矣!晚上,空床輾轉,雨滴空介,無法入睡。此時此刻他想到了什么呢,愛妻的影像在他的腦海中無法排除,而卻想到的是:誰復挑燈夜補衣!在這首詞中我們幾乎沒有看到其亡妻的人物形象,而最后這一句,似乎要將她呼之欲出了。詞用此結尾更加深了感情的力度,我們似乎看到了他們相依為命,同甘共苦的恩愛夫妻生活。
悲莫悲夫生死別,那是永遠的悲痛,直到梧桐全老,鴛鴦雙死!
蘇東坡是北宋的大文豪,官也做的不錯,幾上幾下的,做過太守,知州等職。但其一生中也經歷了中年喪妻的痛楚。下面這首《江城子》便是他四十歲時,為悼念已死亡十年的原妻王弗而作。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不相識,塵滿面鬢如霜。
十年的生死離別,十年的魂思夢繞,不用思想,因為這種思念是自然而然的,是刻骨銘心的,而且是永遠也無法忘懷的。和賀鑄的詞不同,蘇是遙祭,時間已有十年,相距又千里。作者身為官僚,所以連看一看亡妻的安息地的愿望也往往不可能,所以,這千里之外的孤墳說有多凄涼,就有多凄涼。此時作者有了一種奇妙的也是合情合理的想法,即使相逢將會怎樣呢,不相識了,十年的人世蒼桑已改變了人的模樣了,滿面的塵,如霜的鬢發。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狀,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和賀鑄的詞不同,賀詞只是睹物思情,人物影像只是呼之欲出,而蘇詞中人物卻具有立體感。作者借夢的形式,實現了念想之人的立體感,這其實也是悼亡之作最難的一步,大家,畢竟是大家,他輕松地化解了難題,把一個不存在的形象寫得活靈活現。小小的窗戶下,那年輕且漂亮的妻子,正在為迎見心愛的丈夫而梳狀。兩人相見了,十年不見該有無窮的話要說呢,但是此時此此刻卻只有“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有話說不出,此時無聲勝有聲啊!
是夢總是要醒的,陰陽五隔已是不爭的事實,以后的歲月里,那千里之外的,愛妻安息之處,將是他一生牽掛的地方,有明月的夜晚更是思念。
作者曾y過,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千古名句。陰陽兩地的兩人已無法實現美好的愿望了,只有在明月下的思念來慰告亡靈了。
詞,這一花朵,開于盛唐,宋而繁榮,經元朝演變成元曲,直至明清。清代的詞壇已是花謝花落了。沒有多少生機了。但在這寥寥的花卉中也有鮮艷奪目的,納蘭性德便是其中最奪目的一個。
納蘭性德出生侯門,滿洲正黃旗人。康熙初權相大學士明珠長子。
他自幼聰明,文章練達,是康熙十五年(1676年)進士,且善騎射,可謂文武雙全,深得康熙帝的隆遇。
納蘭的詞情深意濃,清新秀雋,自然飄逸,格調高遠,引領了一代詞風。
但是,納蘭性德的婚姻生活卻是不幸的,納蘭曾有過一個琴瑟音通的妻子盧氏。她十八歲嫁于納蘭,卻只與他共同生活了三年,二十一歲便早早地離開了他,從此納蘭郁郁寡歡,長相思念,并寫下了許多首懷念盧氏的悼亡詞。《金縷曲》便是其中最俱代表性的一首。
清 · 納蘭性德
此恨何時已。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料也覺、人間無味。不及夜臺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釵鈿約,竟拋棄。
重泉若有雙魚寄。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我自中宵成轉側,忍聽湘弦重理。待結個、他生知已。還怕兩人俱薄命,再緣慳、剩月零風里。清淚盡,紙灰起。
詞的開首直奔主題,“此恨”指的是失妻之恨。這刻骨銘心的痛,這無限的恨是綿綿無窮期的。夜沉沉,雨滴空階,一聲聲都敲打在作者的心上,難眠,難眠!夜深了,雨歇了,明天該是葬花的天氣了。
她走了,三年了,這三年連夢里也是杳然無蹤影,如果那是一個長夢的話也該醒了啊。于是他在想,也許是她深覺這人間太無味了,還不及在在這黃土中冷靜靜地安睡,一了百了,沒有了人世間的紛紛繁繁。且為此而拋棄了最美好的愿望,相親相愛,白頭皆老已是昨日的夢,陰陽五隔已是永久的事實。
黃泉若有魚傳尺素,也能知道她這三年黃泉路上的苦和樂。在那個世界里會有人相伴嗎。作者的心情是復雜的,他深愛著她,即使是陰陽互隔,也隔不斷這綿綿的情意,但是他又不希望他所愛的人在那個世界里孤苦零汀。得有個相知相伴的人啊。
把孤獨留給自已,讓那無窮無盡的思念,在哀傷凄切的音樂中久久地流淌。
今生夫妻緣已盡,但情卻未了,來生我們再做相知相親相愛的夫妻吧,但又怕兩人都命薄,又做那剩月零風的短命夫妻。再也不要這樣折磨了,讓我執子之手,與子皆老吧,白發牽手夕陽里才是人生的至真,至美。
男子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象納蘭這樣一個無限柔情的男人又怎能留得住淚水呢!清淚流干了,紙錢燒完了,而作者的心也似那片片紙灰縹緲而天歸宿。
納蘭是一個重情之人啊,他英年早逝與他的哀愁是不無關系的。不久以后三十一歲的納蘭也去黃泉尋覓他的愛妻去了。
讀容若的詞,我不由得想起了李煜,但李煜的人格無論如何也不能和和容若相比的,雖然他們詞出一宗。他們生活的環境似乎相同,但性情則完全不同。一個是君子,但是他沒有君子的人格,而容若卻始終是一個君子,。安常人的思路,容若應該是一個夠幸福的男人,依他的條件,他穿不完的金縷衣,吃不完的山海味,玩不盡的妙齡女。但是他是個癡人,他卻為情所困,為情所累,為情所傷,直至為情所死。這個人是應讓天下的男人尊重的,也是讓天下的女人所仰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