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福布斯的90后插畫師是怎么霸占蘋果首頁的?

印象中,

蘋果的官網(wǎng)向來

孤傲中透著幾分高冷,

一水兒這樣的畫風。

我們的國貨驕傲、民族美食衛(wèi)龍,

也深得蘋果高冷風的“真?zhèn)鳌?/p>

前一陣的“模仿”營銷簡潔清新,

滿滿高大上的國際范兒。

不過最近非凡君一看蘋果官網(wǎng),

卻完全變了一種風格。

這“雞飛狗跳”的

還是我們認識的蘋果嗎?

不得不說,為了喜迎中國年,

蘋果還真是夠拼的。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

霸屏蘋果官網(wǎng)的這組插畫,

源自一個年僅27歲的中國姑娘,

倪傳婧(Victo Ngai)。

倪傳婧這個名字

在國內好像沒怎么聽過?

在國際上她卻已經(jīng)小有名氣,

她是福布斯“30under30”

30位30歲以下藝術榜單最年輕的得主。

當西方人連拗口的“Nagi倪”還念不清的時候,就已經(jīng)給了她極高的評價:

“色彩斑斕的作品,為她贏得了像《紐約客》、《紐約時報》、《連線》雜志、麥當勞等一系列重要客戶,她如此年輕,便已獲得包括紐約插畫師協(xié)會兩枚金牌在內的一系列獎項···”

能取得這樣的成績,

很大程度源于她對“少年夢想”的堅持,

生于廣州,成長于香港的她,

從小就對畫畫抱有極大的興趣。

可在香港讀中學的時候,

大家都認為醫(yī)生、律師才能賺大錢,

才算得上真正的出人頭地,

而畫畫就是“不務正業(yè)”,

是不切實際的空夢。

她跑去跟媽媽談心,結果媽媽只問了一個問題:學插畫?這樣的職業(yè)很可能沒飯吃,你有心理準備嗎?

當時倪傳婧年少輕狂,回應道“哪有那么苦”

高中畢業(yè)后,她有幸考取世界一流藝術院校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插畫系就讀,本以為就讀名校,工作會很好找。

誰知剛進校園倪傳婧就面臨巨大的生活壓力,由于是國際生,畢業(yè)一年內不能將學生簽證變成工卡,她就必須離開美國。

不得已她早早在大學就做起“外快”,

沒日沒夜地作畫,

等到大學畢業(yè)時,

她已經(jīng)手握10多幅優(yōu)秀作品。

但即便手里握著這么多優(yōu)秀作品,

找工作也不是一件易事,

那時候的她,

租住在遠郊布魯克林黑人區(qū),

啃著最便宜的飯菜,

省著錢把自己的作品印成明信片派發(fā)。

那一年她印了600張明信片,

每張都親自手寫自我介紹和作品網(wǎng)頁,

“那時候郵票可貴了,

國內38美分,寄加拿大則98美分。”

也正是這份執(zhí)著,

讓她遇到紐約時報的美編,

開始了作品發(fā)表的道路。

回首那段往事,

倪傳婧依舊覺得:

藝術不是難走的路,

正如這世上,樣樣做好都不容易。

“沒遇到伯樂的時候,你就是自己的老板,很多人對藝術家都有一個誤解,以為畫家都不食人間煙火。

其實畫畫也是一份工作,一門生意,你需要自己給自己打工,一邊創(chuàng)作,一邊‘推銷自己’”。

欣賞倪傳婧的插畫,

你總能從其中讀出濃烈的中國色彩。

菊花、蝴蝶、仙鶴、亭臺樓榭···

她自己也不否認,

“在國外,畫作中的中國元素

的確是一個賣點,

不過這些東方味道

都是我生活成長的烙印,

而非特意去叫賣異國特色。”

就像提及浪漫的死亡,

我自然會想到化蝶,

想起唯美的梁祝。

“除此之外,我沒有在國內上過美術學院,我讀本科的時候,很多來自中國的學生,技巧性都特別強。”

“但美國的學生就注重個人想象力的發(fā)揮,技巧性的活可以由電腦代替,但藝術不是工廠出藍圖,必須通過想象產(chǎn)生。”

做這一行,

最怕的也是沒靈感,

靈感塞車的時候,

倪傳婧不會刻意地畫,

反而會盡量放松,洗澡,

逛逛公園、博物館,

靈感自然會潛出來。

從18歲開始正式學畫畫,

到25歲榮登福布斯藝術榜單,

再到27歲霸屏蘋果官網(wǎng),

倪傳婧就這樣一步步實現(xiàn)

在別人看來“不可能的夢”。

在浮躁喧嘩的世界里,

一定不要讓別人的判斷

干擾你的選擇,

聽從內心的聲音,

有夢,就一步步去實現(xiàn)。

圖片來源網(wǎng)絡,部分資料源自《羊城晚報》采訪

【文章轉載自藝非凡,由藝非凡編輯整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