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向黨,立大志、勇擔當、勤奮斗、長才干,國家就有希望、有發展、有未來。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在浙江嘉興的南湖上成立,一群青年知識分子舉起了時代的大旗,點燃了革命的火種,照亮國家和人民重生的希望。一群青年用自己的青春開創了一個新時代,共產黨的領導始終帶領著我們不斷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實事求是,從中國實際出發,洞察時代大勢,把握歷史主動,進行艱辛探索,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指導中國人民不斷推進偉大社會革命。
青春向黨,淬煉奮勇擔當之肩。李大釗先生曾說:青年之明,奮斗之明也。與境遇奮斗,與時代奮斗與經驗奮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未來屬于青年,希望給予青年。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習總書記的一番講話是對青年的寄語也是對青年的鼓勵,黨中央始終對廣大青年的高度重視、親切關懷和諄諄教誨,為廣大青年積極投身民族復興新征程指明了方向。
在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2022年,我們即將迎來黨的二十大。作為當代中國青年我們將懷揣對中國共產黨崇高的敬意迎來這次華誕。
青春向黨,立牢為國為民之志。百年前的中國青年之所以能夠用斧頭劈開新世界,用鐮刀割斷舊乾坤,帶領中國人民走向復興之路,靠的就是至死不渝的為國為民之志,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始終堅如磐石、引領方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們生在國旗下,長在春風里,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希望。中國青年正在成為新時代的主力軍,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我們看到了無數青年奮勇爭先、不懼危險的偉大身影,那個曾經被人們嘲笑垮掉的“00后”們扛起了時代的大旗,中國青年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用實際行動向世界展示了什么叫中國精神。疫情期間,我們最終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同年,“奮斗者”號下潛萬米,研探深藍;“嫦娥五號”上天攬月,寄夢嬋娟,“九章”問世,量子優越。“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全面擎畫,“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
2021年是我們黨建立100周年,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之年,成功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北斗”覆蓋全球,“祝融”登上火星,“神舟十二號”順利進入太空,“神舟十三號”也開啟了1006個月的飛行任務,發展著眼于人類,也注重科技,我們國家正在走向第二個百年計劃新征程!東京奧運會上楊倩、孫穎莎、全紅禪等“00后”青年征戰賽場,為國爭光;2022年我們圓夢冬奧,北京成為世界第一個“雙奧之城”,谷愛凌、蘇翊鳴等在冬奧賽場一鳴驚人。2022年3月成功召開全國兩會,下半年我們也將喜迎“二十大”,這是我們宣布正式邁入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道路的歷史性會議。
青春向黨,保持砥礪奮斗之姿。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曾經,中國青年以奮斗為槍炮,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把奮斗化汗水,在廣闊天地忘我勞動、艱苦創業;以奮斗迎開放,團結一心、振興中華。當前,在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中國青年接續奮斗,在奮斗中銳意創意、逆行抗疫、服務基層、脫貧攻堅,交出一張張靚麗的青春答卷。青春向黨,就是要把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傳承好、發揚好,不畏懼奮斗路途中的艱難險阻、驚濤駭浪,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在奮斗的腳步中見精神、見成績,用青春和汗水書寫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回望十九大,我們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從十九大以來,我們堅定不移的跟著習近平總書記,聽從中國共產黨的指揮,使中國社會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港珠澳大橋是中國基建實力的進步,民法典的推出是中國社會文明的發展,以及國人素質的不斷提高,新冠疫情的抗擊行動是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億萬萬中國人民團結友愛,不斷奮斗,同心協力的美好結果。在迎接第二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到來之際,我們會始終銘記聽黨指揮,強國有我。
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于青年。新時代的車輪正在滾滾向前,每一代逐日移山的青年都應該肩負起時代的責任,不負相傳,不負盛世,無愧自我,無愧時代,用青春獻禮“二十大”,青春心向黨,奮斗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