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巨輪成長俱樂部的伙伴們(以下簡稱巨輪er)利用寶貴的周末,齊聚風景如畫,負氧離子爆表的世界長壽之鄉——澄邁紅樹灣度假區。
度假區坐落在紅樹林濕地公園內,人文自然景觀相得益彰,從陽臺就可以俯瞰整片濕地!
更有一位伙伴剛從香港出差回來,一下飛機?就拖著沉重的行李箱,轉乘高鐵,再坐車前往。就為了不錯過價值幾個億的急救培訓和讀書分享會!
一、學習前的放松
上午先出發的巨輪er首先參觀了濕地公園,看望生活在這里的火烈鳥,它們睡覺的姿勢特別撩人。(文末有彩蛋)
二、急救知識培訓
下午,巨輪er陸陸續續到齊,急救知識培訓首先開始。
講解完后,每人都嘗試了一把“如何救人”。
步驟如下:
一、判斷意識
1.發現有人倒地,觀察現場環境安全
2.拍打病人雙肩,并呼喊:“同志醒醒,醒醒,你怎么了?”
3.仍無反應,立刻呼喊身邊人撥打120急救電話尋求支援
4.耳朵靠近病人聽呼吸,眼鏡橫看胸部起伏。口念“1001,1002…1006”。
二、開始急救(CPR)
1.解開上衣,雙手重疊,手掌根部抵住兩乳頭中間。
2.每進行30次胸部按壓,進行2次人工呼吸。
3.按壓速度100次以上每分鐘,按壓深度4-5cm。
4.先清理口腔,后仰頭抬頜
5.整個過程保持手臂伸直,靠上身重量按壓,直到病人清醒。
三、讀書分享會
晚上,千呼萬喚始出來的“讀書會”正式開始!
巨輪er紛紛表示,在風光怡人的地方學習讀書,心情格外舒暢。
說到讀書會,全國辦的如火如荼的有吳曉波讀書會,樊登讀書會,趁早讀書會,拆書幫… ? 但在家鄉都還沒見到!
早在半年前,我就萌生自己搞讀書會的念頭,既然身邊有一群經常相聚的伙伴,群眾基礎已經有了。
1963年,密歇根大學的成人教育教授盧斯基提出生存余力理論模型(Margin in Life Theory):一個人要從事學習活動,必須擁有一些生存余力。
生存力量/生存負載=生存余力
大家平時都有一些空閑時間,與其見面吃吃喝喝,要不就“傳承經典,弘揚國粹”,倒不如傳播精神食糧,共同成長更有意義。
這一次我們分享圖書《稀缺》
此書共有三個部分:
1.稀缺的現象,后果
2.造成的原因
3.如何擺脫稀缺
分享者借鑒拆書幫的拆書方法,
首先,帶領大家閱讀精心挑選的案例(R:閱讀原文片段)
接著,拆解案例中的觀點,啟示,并結合自身經歷引申類似事例和場景(I:引導促進思考)
最后,組織大家參與討論,分享各自的經驗和獨門絕技(A:聽眾拆為己用)。
通過帶領大家體驗此書,能夠弄明白:我們到底是如何陷入貧窮和忙碌的,同時,書中也提供了一些獨特的方法。
詳細內容可閱讀:這輩子如何擺脫“懶窮笨”,成為“勤富美”?
第二位分享者講的是《人類簡史》
人類經歷了采集社會,農業革命,工業革命,再到科學革命,一路走來,人類更幸福了么?歷史關心個體的幸福么?
本書作者 ,從整個生物界的視角去觀察人類歷史發展。
延伸:微信中搜索“十分鐘梳理《人類簡史》”
由于時間關系,第三位分享者的精彩內容(16年日本大熱動漫)留待下回分解。
盡管組織形式還不成熟,去年也有過“流產”的失敗先例。但不完美的開始勝過完美的等待。
整天花時間去反復“想”,不如先跑起來再說,再不斷改善。
彩蛋來了!
活動花絮:
我們就像水邊休憩的火烈鳥,時間可以用來曬太陽,也可以用來成長。
? ? ? ? ? ? ? ? ? ? ? ? ? ? ?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