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被班長逼得最近一切的想法就是不去上課,我想多賺點錢,然后請代課天天幫我上課,上上周向輔導員請假三天加上周末休息5天,也沒有什么原因,突然就不想去上課。
想逃離學校這個環境,上課遲到十幾分鐘就被班長報告給輔導員,偶爾逃課還要被輔導員叫去訓話,老師整天上那些沒有任何價值的課,完全學不到東西。
萌生一個新的想法,背著父母去向學校申請掛學籍,然后和室友去開一個工作室,自己創業,這個想法一直在腦海里回蕩。
02
不敢真正跨出這一步的原因是“害怕失敗和后悔沒有經歷大學生活”;我害怕我的投入和付出不能收到同等價值的回報,所以我不敢向前跨出這一步,可能就再也沒有退路,后面也不再會像以前那樣有父母保護、學校擋著,真的迷茫了。
不喜歡在一個壓抑的環境下生活,越是壓抑越反抗,想逃離,但是又害怕另外一種生活還不如原來輕松自在。
在給自己的期限來算,我還有十一年三個月零12天的時間來完成我的未來規劃,似乎還可以再浪費兩年多的時間放在緩慢的學習生活中,在這個過程中緩慢的成長加學習,可能也不失為完成未來規劃的一種。
03
昨天和同事在一起完成公司下達的任務,我一直以為她也是像我們一樣做兼職,后來聊起才發現她是全職,還是一本畢業,在我的想象中一本畢業,不應該做這樣的工作啊,應該拿著高薪,做在辦公室喝著咖啡玩著手機,從進公司上班開始就討論下班去哪里shopping,而她和我們想象截然不同。
然后我們先聊到工作上的一些營銷套路,她有點驚訝,問我怎么想出來的,后來我說更多我的套路,她深深的被我給折服了,她說她就按流程一步步跟客戶來做,最后到關鍵客戶交錢的問題上就不相信她了,做了很多都是如此。
然后又我們聊到我在做手工口紅 ,又說到我不想去上課了,準備掛學籍去開一個自己的工作室,她也覺得特別佩服,她說他都不知道自己大學四年干了什么,天天除了高數就是英語四六級,課余從來沒有去做過兼職,像我們這種自主創業連想都不敢去想,覺得遙不可及,更加沒有這個必要。
04
我就特別好奇未必天天在寢室里面解著高數的題,準備著每一個科的考試,爭取拿獎學金的大學生活有意義嗎?最后出社會,老老實實的上班,勤勤懇懇的工作,給我的感覺就是頭腦呆板,做事消極怠工,覺得做什么都和曾經想的不一樣,還有唯一的自信點就是覺得自己是一本畢業 ,理應該是各種公司搶著要人,最后在各種公司中選擇出一個來,公司就把你當菩薩一樣供著,自己就工作上沒有任何壓力,過著幸福的日子。
在高考以前每一個班主任都是語重心長的說,你們努力這一年,你們以后幸福一輩子,記得初一班主任說過,你們奮斗六年,將來幸福60年,請問那些曾經奮斗過的少年,你們覺得事實是這樣嗎?考上一個好大學就擁有一切嗎?
那些所謂的本科生的優越感,都是身邊那些所謂經歷過的人,給你們灌輸的,覺得自己本應該過上牛逼的生活。而于專科生而言,他們骨子里就覺得自己是專科生,應該在大學里面多努力,一般選擇自主創業,因為我們會害怕到時候去公司應聘連一些公司的門都進不了,所以默認的狀態為靠自己才能夠有未來,一直都覺得因為當初高考的沒有考上本科,所以覺得低人一等,已經沒有辦法,只能夠靠自己去創造未來。
其實在寫這篇文章以前,我都在后悔高考沒有努力一點,讓自己考上一個本科學校,或許我現在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做這么多事情,對于未來會有這樣的恐懼和擔心。或許我也可以像我高中同學那樣,假期就去旅游,交個男朋友天天秀恩愛啊,過上那樣的生活,也不用擔心未來,反正我學歷高,公司都會選擇我的。
后來看到同事,再想想自己,我真的覺得差距太大了,她是一個大學與高數打交道的人,出學校以后還有面對各種與高數毫無關聯的東西,而我是整天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人,出學校依舊和在學校做的事情差不多,而我們思維更加開闊,本科一般思維有些局限性,想問題會用一些保守的方法,而我們可能會極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如果我現在身在本科校園里面,我一定不會像現在這樣做這么多事情,可能也成就不了現在我的狀態,和我的人生想法 ,所以我一點也不后悔,我甚至有點感謝自己沒有考上本科。
當然,我的說辭很片面,代表的僅僅是眾多專科生種想我這樣不甘于落后,不甘于看別人臉色的并且在努力改變現狀證明自己的這一類人,而像我們這類人是一大群人中很小一部分個體。我所描繪的那一類本科生,卻是本科生里很大一類的人,至少我身邊的本科生三分之二都是如此。
(因為剛剛開始我不是準備寫后面這些的,后來突然萌生這些想法,所以我也不知道寫個什么標題,如果你們覺得覺得有合適的標題,可以留言給我,我可以添加一個好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