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策略基金,無懼市場風格變換,收獲更具性價比的長期收益

2021年春節以來,A股市場風格反轉,波動加大,板塊輪動讓人應接不暇。

多變的市場環境,給基民投資帶來了不小的難度,甚至張坤、劉彥春、葛蘭等明星基金經理也遭遇滑鐵盧。

截至9月10日,公募基金年初至今收益率的中位數為2.99%,66%的基金今年收益率都低于5%,主觀基金業績表現普遍弱于量化基金。

在這樣的背景下,量化私募基金受到投資者青睞,尤其是指數增強類策略能夠迅速適應風格切換的市場,受到大量資金追捧。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國內量化私募基金行業管理資產總規模突破“1萬億”關口,百億量化機構突破20家。

量化投資的收益來源于投資策略,一個有效的投資策略就是一套非常復雜的統計學模型,利用這套模型來捕捉市場的無效波動,然后進行盈利。大部分量化私募產品會采用多策略組合以追求更穩健的收益。

“量化多策略”指的就把多種不同的量化策略組合在一起運用,本質上仍然運用的是資產配置理論。


單一策略VS多策略,誰更適應今年的市場環境?


2020年基金業績大爆發,“炒股不如買基金”逐漸深入人心。今年以來,基金依然是投資者分享權益市場收益的主要途徑,但與去年不同的是:今年買基金掙錢有點難。

一方面,今年A股板塊輪動較快,擇時難度較大,押注單一資產越來越難。回顧2021年市場,結構化行情演繹的非常極致,以“茅指數”為代表的核心資產沖高回落,但新能源(鋰電池、儲能、風電、光伏),周期行業(海運、煤炭有色、石油、基建)利潤增速較好,市場其實給了非常多的機會。

另一方面,今年上證指數一直在3300點到3700點之間維持箱體震蕩,雖然上有頂、下有底,但中間走勢和過山車一樣,許多投資者都是只賺波動不賺收益。

不過,這種市場環境卻非常有利于量化策略地運行,正因為市場無效波動很大,所以量化超額收益顯著,比如二季度以來Alpha策略、指數增強策略收益非常高,那么這兩個策略組合成的量化多策略組合收益率就非常高。

當然,這樣的高收益只是市場比較給機會,并不能作為長期收益預期。不少知名私募為了保證產品超額收益,目前已經選擇封盤謝客,比如明汯投資、啟林投資、天演資本、金戈量銳都在近期封盤旗下市場中性、500指增等策略產品線。

面對形勢愈發復雜的投資市場,投資者需要清楚地知道,任何一類資產都不可能只漲不跌。承擔風險,無可指責,但同時記住千萬不能孤注一擲。在各類資產中進行有效配置,找到收益風險比更高的資產,就是資產配置的目標和意義。


聚沙成塔,壘土成臺:多策略私募基金的配置價值


投資組合之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馬科維茨有句名言:資產配置是投資中唯一的免費午餐。

如何進行資產配置呢?投資者需要把握兩個要點,一是所選擇資產享有高收益風險比,因為資產配置的終極目標是為了盈利;二是所選擇資產應具有低相關性,中長期表現不同步,切實做到風險分散,因為資產配置是為了以投資者能接受的、更穩健的方式增值。

多策略組合的最大優勢就是多個策略互相攻守,降低產品波動,幫助組合提高投資性價比,更加穩定地賺錢。

資產配置并不是簡單地將錢分別放到基金、股票、房地產等市場中,買了A股又買港股,買了張坤又買葛蘭,這都不是真正的分散投資。分散投資的關鍵在于低相關性。

量化多策略正是利用二級市場不同策略之間的弱相關性進行科學組合,從而達到降低波動的效果。比如,長期來看股票市場與大宗商品呈弱相關性,當股市較弱的時候,CTA策略也可能有不錯的表現,那么對于整體組合而言就控制了波動。

以常見的套利策略、Alpha策略、CTA策略而言,其收益來源和適應的市場風格都是不一樣,的,相關性都非常低。

比如,套利策略是指選取大概率會收斂的套利對象,只要等待一定的時間,便很可能將收益收入囊中。套利策略適應交易活躍和波動性大的市場,主要賺波動的錢。

Alpha策略主要分為基本面Alpha和量價Alpha,按照不同的能力圈,有的團隊喜歡用數據挖掘的方式做量價因子,有的團隊喜歡從財務基本面出發篩選財務因子。Alpha策略主要賺選股能力的錢。

期貨CTA策略適應趨勢明顯的市場。由于趨勢交易屬于單邊敞口策略,為了控制其風險暴露,市面上大多這類產品大都以日內短期趨勢跟蹤策略為主。CTA策略主要賺通脹的錢。

數據來源:Wind,朝陽永續,歌斐資產

多個策略之間的相關性是很低的,組合內部有進攻、有防守,東邊不亮西邊亮,能夠有效分散風險,降低波動。通過多策略組合形成一個更具競爭力的長期收益。


不預測未來,才能更加專注于資產配置


展望四季度,板塊分化和輪動有望持續。在這樣的市場中,過于依靠主觀判斷可能不是一個好辦法,因為很難篩選出特別確定的投資策略和投資方向。此時,多策略組合成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市場是隨機的,沒有人知道下一個風口在哪里。追逐熱點策略、頻繁操作是很難得到好結果的,因為不同策略什么時點表現好完全是隨機的,沒有太強的規律性可言。即便有規律可循,那也早就加入到策略中了,一個所有人都知道的規律是無法帶來超額收益的。

不預測未來,才能更加專注于資產配置。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大力發展,市場上涌現出了越來越多的投資策略。對個人投資者來說,這種多樣化讓人眼花繚亂,但對于專業機構而言,卻是增加了更多可投資工具。對投資者而言,我們在配置量化多策略的時候,最重要的還是要挑選好的機構來進行投資。頭部私募往往有著更為強大的投研體系和數據支持,能夠保證開發出更好的量化投資策略,選擇頭部機構能夠大概率提高投資效率和勝率。

投資世界是隨機的,應對永遠比預測更加重要。選擇多策略私募基金,有效應對市場風格變換,跨過震蕩市場、收獲更具性價比的長期收益。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