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最強大腦》第三季的觀眾對“張紹忠”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
在節目中他展現出來淵博的學識和專業的智慧。他的點評堪稱一部百科全書,廣泛涉獵到軍事、歷史、天文、地理、科技等眾多學術領域。
早在幾年前,張紹忠就已經作為嘉賓參加了《海峽兩岸》和《軍情解碼》等節目。然而打開某度,輸入“張紹忠”,搜索的結果并不是太好。
這位曾獲得國家部委和軍隊級科技進步獎,被譽為“中國首席軍事評論家”的少將如此備受爭議,原因究竟是什么?他又為什么被稱為“局座”(戰略忽悠局局長)甚至是“烏鴉嘴”?今天小編帶你來扒一扒。
張紹忠被稱為“局座”主要是因為他的很多預測并沒有變為現實,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有2件事和2個論點。
兩件事
美伊戰爭中,他曾預測美軍不會攻打伊拉克,然而次日凌晨美軍便發動攻擊。
利比亞內戰時,張紹忠認為卡扎菲得到人民的支持,短期內不會失敗。在卡扎菲失敗后,他預測不會躲在蘇爾特卻又發生失誤。
兩個論點
“霧霾防導彈論”
2014年2月20日,張紹忠在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欄目擔任嘉賓時聲稱:“霧霾是對美國激光武器的最好防御,在面臨重度霧霾時,激光武器的穿透距離會大大縮短,基本上失去實質的效力,因此激光武器最怕霧霾。
“海帶論”
美國核潛艇不敢到黃海近岸,因為會出現海帶纏潛艇的事情。
海帶論和霧霾防導彈論出現后網友罵聲一片,而張少將對此并未做太多回應。
2014年2月,“霧霾防導彈論”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張紹忠在事后回應稱自己的話沒有錯誤,是網友斷章取義。2015年他再次解釋道:“激光武器在煙霧面前確實大打折扣。越戰中美國戰機投放激光制導炸彈襲擊橋梁,越南軍民就用燃燒稻草和釋放煙幕彈的方式進行抗擊,效果很好。”
在張紹忠的博客里,有一篇經濟觀察報對張召忠的采訪,文章中他解釋了對這些事的看法。
經濟觀察報的記者問到伊拉克戰爭的評論引起很多爭議,現在怎么看當年的評論?張紹忠說,自己當時很忙,又沒有戰地記者,沒有準確的信息來源,他的判斷很多來源于自己對阿拉伯文化的了解,而且研究過伊拉克1991年的那場戰爭,因而做出這種判斷。
又解釋到,當時說這場戰爭有可能持續十年八年,實際上伊拉克戰爭已經七年了,花了七千億美元,2008年小布什下臺時已經公開承認錯誤。這樣看來預測也是對的。
對于網上的評論,他的回答是:“我從來不跟他們爭論,我就做自己的學問。”都是文明時代了,不要去隨便罵人,要講出道理來。我特別討厭隨便罵人,對這種行徑我很反感。只要你講出道理來,我就服氣。“張少將也是這樣做的。
這篇博客發表于2009年10月,閱讀量是8463,從評論中可以看出很多人支持張召忠。但是看這篇文章的人相對于網友的數量來說實在太少。而且2009年“微博”已經興起,更多的人開始從博客“轉戰”到微博這個新的社交平臺。
而網上的評論又很容易被負面的言論影響,加上張少將不爭辯,只做自己學問的態度,所以網友的評論不是很積極。不過對于這位已經65歲的少將來說,可能也不會太在乎網上的言論。
無論如何,小編還是對張少將路轉粉了,畢竟在這個時代只做自己學問的人太少,何況他學識淵博,有作為一個專家的骨氣;軍事、政治觀點犀利且獨樹一幟,有自己的立場和強烈的憂患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