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窖銀窖
朱見深在位時,朝中可謂遮云蔽日一片黑暗,東廠西廠的宦官當道,各部官員為了自保每天也只是喝茶混日子,所以作者給這些官員歸屬到“混派”,真的是一點也不冤枉他們。
懦弱的皇帝朱見深每天只是求仙問道,一心想要長生不老。像秦始皇這樣的帝王想長生不老可以理解,因為他有自己的抱負沒有實現,但整天無所事事的人想要長生不老,真的長生不老了,不會覺得無聊嗎!
明朝如果再這樣下去幾十年肯定會早早完成它的宿命,也許是明朝命數不到,朱見深只活了41歲,當了23年皇帝。他的兒子朱祐樘繼位,他大刀闊斧把罪惡滔天的人該殺的殺,該流放充軍的流放,其余多數遵循仁善理念,能不殺不殺,一律趕走,在其位不謀其政還留下干嘛。
但話說回來,一個朝代的興衰和當時執政者有很大關系。趕走了許多人后,朱祐樘卻請回了兩個人,這兩個人都是朱見深時期的臣子,卻因為朱見深不喜歡而遠遠地下放到偏遠地區為官。
這其中一位名叫王恕,關于這位在朱見深時期有:兩京十二部,獨有一王恕的順口溜。佩服他這樣無論外界如何,能一直做自己的人。但他們也是人,也要吃喝拉撒,過著如普通人一樣的生活。
王恕為官五十多年,生活節儉,從不以權謀私。因此家中并不寬裕,這與經常劇中看到的精致的宅院,奢靡的生活,養幾個紈绔的兒子不相符。他的兒子也是這么想的,沒少在私下嘀咕他的父親,甚至有時候會當面表露出來。
按照劇情來說,王恕聽到后應該火冒三仗,然后家法伺候,少不了幾籮筐圣人之言大義凜然地教育兒子。兒子會不會改另說,不過電視里一般都是這么演的。
這種情節雖然挑不出毛病,但是看的多了麻木了,細細品味下總感覺少了點什么。王恕不愧是兩京十二部的獨一人,他理解兒子,天下烏鴉都是黑的,天下的官都貪贓枉法,這已經是大家所共知的事,為什么要背著這樣的名頭,卻過這么清儉的生活。
王恕就事論事,沒有講一大堆沒用的狗屁道理。他悄悄問兒子,是不是擔心將來自己會受窮?然后把兒子拉到后院,指著道:這一窖是金子,這一窖是銀子。我所以不貪就是因為它們,這是祖下留下來的,有了它我不貪依然可以高枕無憂。從此以后,他的兒子再沒因為這件事嘀咕過半句。
多年后,王恕去世。他兒子決定打開寶窖,出乎意料,不管是金窖還是銀窖,里邊一個銅板也沒發現。原來,到這一刻,王恕教育兒子的一課,才剛剛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