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在上海參加啄木鳥讀書俱樂部在書蟲部落舉辦的一場讀書會。丁布老師在會上推薦和分享了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我想讀書誰不會,所以當時一點感覺都沒有。
今天在群里看到金鯉魚推薦的一篇文章《世界30個最美的書店,竟然一半都在中國》,其中就有我最愛的上海泰晤士小鎮上的鐘書閣。還有去過的季風書園、先鋒書店和誠品書店等。
?今天送走客人后,一個人閑逛廣州太古匯的方所,這是廣州一家高比格的書店,我想我應該會喜歡這樣的地方。有一壺滾燙的紅棗花茶相伴,我開始讀這本米國作者寫的《如何閱讀一本書》。
?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本關于教人如何讀書的書,但不是工具書,挺有意思的。書中分析了一些讀書人的陋習,比如分心、分神,容易打瞌睡,讀而不精,速度過快,讀完什么都不懂等等,這簡直就是說我了。
?蒙田說,初學者的無知在于未學,而學者的無知在于學后。英國詩人亞歷山大蒲伯稱學者的無知是書呆子,無知的閱讀者。希臘人給這種集閱讀與愚蠢于一身的人一種特別稱呼,這也可以運用在任何年紀、好讀書卻讀不懂的人身上,他們就叫“半瓶醋”。看看,我就是活脫脫的半瓶醋,都不用引號了。
?今天讀《如何閱讀一本書》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方法論:讀一本書先看書名,然后看序,再研究目錄頁。檢閱索引,讀出版者介紹。開始挑幾個看來跟主題息息相關的篇章來看。最后一步,把書打開,東翻翻西看看,念一兩段,有時候連讀幾頁,但不要太多。最重要的是,不要忽略最后的兩三頁,就算有后記,一本書最后結尾的兩三頁也是不可忽視的。
這是一種非常主動的閱讀。如果做到這些,此時此刻恭喜你,你已經很有系統地略讀過一本書了。這只是略讀,如果要深入再讀,讀懂讀透徹,最起碼會提出四個基本問題:一是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么?二是作者想說什么、怎么說?三是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還是部分有?四是這本書跟你有什么關系?
半個下午,一個晚上,一壺茶,一本書。和大家分享這本書,就是想推薦給大家,如果你還沒讀過這本書,不妨找來看看,一定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