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沙漠,我所能想到的不多,除了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外,就是陳坤的電影《龍門飛甲》了。郭先生關于沙漠的故事講了兩天,但是持續時間很長。
故事的開始是這樣的。
互為好友后,那時我還不知道微信的另一頭姓字名誰,就開門見山:你好,有什么好故事嗎?
微信那頭的郭先生發來了一句:故事沒有,都是事故。。。 ?
這句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我想這肯定是個有故事的人,生活中充滿了驚奇。我早已經過了愛做夢的年齡,深刻知道生活不是童話。現實中的故事要么是感人的,要么就是傷人的。只有充分經歷過生活磨礪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事故和故事的區別吧。
“我就是個種地的”
“真的是種地,還是沙產業”。
先生,你在逗我嗎?看看時間不早了,和郭先生話了別,我就睡了。第一天的微信采訪就這么結束了。
第二天早晨起來之后,我回顧昨天和郭先生的對話,感覺自己犯了個錯。誰說種地的就沒故事呢,一個小小的屌絲程序員都是生活故事的主角,那種地的郭先生怎么會沒故事呢,而且還是沙產業?能在這么辛苦而危險的環境下生活,人生不應該缺乏故事。我是尋找故事,不是搜集馬云成長記。平凡而真實的故事才是我最想要的,也是小伙伴們想聽的好故事啊。隨后我將郭先生的微信號標記為星級好友,以便于以后能快速查到。
第二次再和郭先生聊他的故事已經是幾天后了。
“我要講的就是一直想給你講卻還沒有講的沙產業”,郭先生在說這句話之前其實還有一句話:我的故事里只有苦悶。
微信的另一頭到底是個什么人?他的這個故事是個什么樣的故事呢?真的只有苦悶?為什么還在堅持?他遇到了哪些困難?腦海突然蹦出了這么多問題。在發出自己的疑問后,我也再高速轉動自己的腦筋,盡力去猜測他的年齡、長相和性格。
“屬狗”
“職業?防風固沙”
“因為心底的熱愛”
他回答的既簡單又明快。我好像看到了古龍小說里阿飛的樣子,孤獨、冷漠又充滿了熱情。
“最大的困難是工作生活艱苦。堅持了兩年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堅持過來的”。
如果我是畫家,我想我基本能勾勒出郭先生的外形了。這應該是一個平時不怎么愛說話,但是又很堅持的年輕人。不過我實在不理解郭先生說的“因為心底的熱愛”。身在帝都,看多了忙忙碌碌如同螞蟻一樣的人,真真看不到了熱愛這個詞的外在體現。見不到的我一般都認為是虛偽的,就像我們熱愛祖國一樣,我想很多人也和我一樣。
“你熱愛沙漠?”,思考了很久,我還是問出了這句話。反正我不會熱愛沙漠。
“鐘躍民為什么阻擊偷獵者?”郭先生沒有直接回答我,反而將了我一軍。我著實吃了一驚。血色浪漫是我很久之前看的老電視劇了,這個電視劇里的思想我大多不明白,不理解,但是卻知道他們都是有理想,有堅持的人。同樣,我覺得他們有一種內在的驕傲。
“我們不到10個人,2年,2萬畝,30萬穴肉蓯蓉”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至少北京的沙塵會越來越少。”
“至少要比那個(你這之前發的屌絲)程序員(生活的)要有意思”
郭先生的驕傲越來越明顯。誰在這樣的環境下能堅持完成這樣的事兒都是有資格驕傲的。
隨著郭先生的敘述,我逐步了解了郭先生的故事。郭先生在一個機緣巧合下幫朋友的忙,來到了美麗的阿拉善,幫著幫著卻發現自己離不開了這份工作。在身邊多不理解的眼光下將工作做成事業來做。
沙漠的生活真的沒有王維的詩意,只有艱苦。郭先生說,時至今日,我還會因為干燥每天凌晨起來喝水。在沙漠中迷路上常事,那種無助的感覺沒有身臨其境的人不會感受的到。我想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即使是這樣,郭先生仍然在堅持,“被嘲笑的夢想更值得堅持不是嗎?這就是我和我最后的倔強”。
故事到了這里其實已經可以結束了。這不僅僅是郭先生的故事,也是我們的故事。我們為了自己的一個夢想,堅持著自己的堅持。郭先生把這個堅持稱為他最后的倔強,我把這個稱為黑色的夢想。我想所有的小伙伴也都自己內心的倔強和堅持。
套用王自健的結束語,愿你們這一夜好夢。所有的不理解都會消失,所有的倔強和堅持都會有結果。
依照慣例,最后還是要有個尾巴的,讓被采訪者說說自己訴求。
我問郭先生,你有什么要和聽眾說的嗎?
“或許我只是想把我的故事講給你聽”。郭先生這么回答我。郭先生的意思我想我是理解的,有一個能懂我們的人就足矣,甚至只要能有個人能靜下心來聽我們的故事就足矣。我們不需要大眾的認可,我們驕傲又倔強地堅持著自己的夢想。
帝都羅友死磕報
微信號:bjluoyou4ke(我是真的喲)
講羅友自己的故事,感動你我
蒙.成主編
歡迎投稿,故事主角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