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母親節是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這個節日的傳統起源于古希臘,而現代的母親節起源于美國,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而中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而今,敬重母親,弘揚母愛的母親節,在中國已成為一個約定俗成的節日,我們都來給母親過節。
? ? ? ?適逢母親節,心中涌動濃濃的溫情,在這個偉大的節日本想用濃墨重彩為母親謳歌抒寫,為母親獻上最真摯的祝福,因這個愿望縈繞心頭多年,無奈總感覺想寫的太多,唯恐稚嫩的筆觸難以表達對母親的敬仰和愛慕,蒼白無力的描述難以表達對母親的尊重和感恩,笨拙的文筆不足以表達凝結心間的濃濃母愛。不容退縮,毋庸置疑,還是鼓足勇氣用幾個濃縮的聚焦,放大回憶深處的震撼,用幾個平淡無奇的細節,走進感懷至今的心靈深處,用平鋪直敘的描白,留下凝聚篆刻于心的美好。
? ? ? ?每當看到鏡框中那張發黃陳舊的三兄弟彩色合影,一段記憶的閘門隨即打開,這張照片應該是我人生履歷中的第二張照片,第一張照片還是78年左右,堂姐去新疆前,我們去公社唯一一家照相館拍過一張合影。這張兄弟合影應該是82年左右一個走街串巷的照相者給拍的,在哪個貧瘠艱苦的八十年代,拍張照片就是一種奢望,是很多孩子心儀向往的一件美事,用奢侈這個詞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為了照這張照片,也是我們三兄弟不知求了媽媽多少次,媽媽才下定決心應允了我們的哀求。記得照相的這一天,我們兄弟三人都穿上了媽媽新織的毛衣,鄭重其事的把臉洗干凈,把頭發梳理齊整,穿上過年的新褲子,迫不及待的來到胡同口,在一塊掛著藍布做背景的鏡頭前,我們哥三個齊整整的任憑照相者的擺布,也不記得調整了多少個來回,照相師終于按下了快門說了一聲“笑一笑”,就把我們哥三個的笑容,定格在了那個年少的瞬間。我們讓媽媽一起再照一張,媽媽搖著頭拒絕了,不是媽媽不愛美,不是媽媽長的不美,是因為媽媽實在沒有更多的錢,也心疼錢,不舍的亂花錢,寧可自己苦一點,累一點,還是想方設法滿足兒子們的心愿,媽媽為了兒子們從不吝惜,毫無私心,這就是母愛的渲染和母愛的無私。因為實在拿不出更多的錢,當時的照片只能要黑白的,現在看到的彩色照片,是幾年后經濟條件改善了,媽媽特意去照相館重新上的顏色,又放大了一下,效果看起來好多了,也留下了兒子們的青春倩影,母親就是這樣淳樸的愛著孩子們。 而今看看,誰還會在乎照一張照片嗎?每個人的手里都有相機,隨時隨地都可以拍照留念,社會在改革開放中進步,生活在時光荏苒中改善,親情在歲月洗禮中濃郁。
? ? ? ?記憶中媽媽總是在忙忙碌碌,每天有干不完的活計,特別是沒有轉非進城之前, 媽媽從不上炕吃飯。由于家里弟兄多,僅靠父親一個人的工資養家糊口,日子過得拮據貧乏,可面對我們三個正在長身體的大小伙子,媽媽在僅有的條件下還是想著法的改善調節,盡量讓我們吃飽吃好。能吃上一頓手搟面,那可是一年僅有的幾次改善伙食,每次都得趕上在外上班的爸爸回來。媽媽都要和上兩柱面,忙活半天又是搟面,又是打鹵,我只能幫忙拉風匣燒火,吃飯的時候我們爺四個齊刷刷的坐在炕上,媽媽站在地上一碗一碗的盛好澆上鹵,送到我們手里,這邊狼吞虎咽般的嘴里吃著,那邊眼睛還要盯著看盆里有沒有,唯恐吃不到第二碗,何況那時我都能吃三碗面條了,弟弟也能吃兩碗,現在回想起來都感覺非常可伶可笑,直到我們一個個放下碗筷,拍著肚子,打著飽隔,媽媽才撈一撈盆底,澆點鹵子,清湯寡水的就著餅子開始吃飯,每一次媽媽都是這樣。那一次面條多點,媽媽還要留出來,怕一會誰餓了再接著吃。
? ? ? ?每年春節包餃子,都要包白面和地瓜面兩種,媽媽總是吃地瓜面的,象征性的嘗幾個白面的,省下白面的給我們吃。問為啥不全包白面的,媽媽說為了過節圖吉利,包兩種色象征著金銀齊全,財運滾滾,其實就是條件所限,白面緊張不夠吃,我們年齡雖小,但這點事心里還是清楚的,媽媽的睿智來源于苦楚的生活體驗,媽媽的圓滿來源于對孩子們的愛戀,等家里條件慢慢變好,媽媽再也不包金銀餃子,就像有的母親吃魚只吃魚頭,都是體現了對孩子的深深愛意。現在大家開始喜歡地瓜面食品,是因為條件好了,知道保健養生了,回想80年代的貧瘠艱辛,90后、00后的孩子們是無從體驗的,在哪個困難時代里,母愛的偉大體現的淋漓盡致,母親的聰明才智發揮的盡善盡美。
? ? ? ?母親是一個情商很高的人,我遺傳了母親的多愁善感,感性使然淚點低,看過媽媽多次的流淚,記憶深處的是89年清明節,我參軍入伍奔赴內蒙邊境,當乘坐的大客車在轉彎的瞬間,我看到了母親淚流滿面的揮著手,自己也頓時淚花灑落,那個場景至今仍留在我記憶的最深處。
? ? ? ?媽媽撼動心靈,驚天地、泣鬼魂的痛哭流涕是我不愿提起的2012年秋天,那是一個令我們全家都為之痛苦瞠目的日子,當三弟因公犧牲的噩耗傳來時,感覺瞬間天塌地崩,世界末日來臨。全家人都沒有敢把這個消息如實的告訴母親,怕脆弱的母親經受不住這沉痛的打擊。二弟告訴他三弟住院了,頭疼想媽媽了(此刻我已抑制不住潸然淚下),想讓媽媽去看看他,家人迫不及待的趕赴北京,記得媽媽下車時死死的攥著一個包,我攙扶著她,焦急的跟我說,快快去醫院,不管花多少錢都要給老三治好病,這是我攢的三萬塊錢,不夠你們哥倆再湊湊,千萬不要怕花錢,可憐的老媽哪里知道,此刻又是多少金錢能夠挽回三弟年僅36歲的年輕生命,又是多少金錢能夠彌補兒子對你的虧欠,假如蒼天有眼,高山有愛,大海有情,三弟能重回世間,我們又如何在乎金錢和一切。當不得不把真相告訴母親時,母親瞬間失去了知覺,要知道三兄弟中老三最聰明,最孝順,最懂事,事業發展也最好,從小全家人都寵著他,怎奈天妒英才留下全家思念和遺憾。那段不堪回首,不愿回憶,不愿提起的日子,留下的是全家人酸酸的淚水,深深的懷念,在這個母親的節日重新提起,不是對母親的不孝,而是對母親的深深崇敬,是對母親的無限感念。
? ? ? ? 母親是一個笑口常開,為人和善,脾氣溫和的人,不管何時從沒有跟誰紅過臉,吵過架,發過脾氣,在哪都是任勞任怨,踏踏實實的做事情。她經常告誡我們做人要實在,要忠誠,做事要踏實,不要總與別人比高低,不要逞強好勝,要善待他人。她的言傳身教和嚴格要求對我們三兄弟的成長進步,做人做事都有很大的幫助。記得在農村時,三百多戶的村子里縫紉機只有少數的幾臺,每到春節前,我家里非常熱鬧,就像是服裝加工廠,找母親幫忙做衣服的人絡繹不絕,雖說家里條件不好,但媽媽堅決堅持不收費,免費為村里人量裁、做衣服,常常忙到半夜,我不得不經常到做衣服的鄰居家里過夜,每當春節大家湊在一塊,亮擺起自己的新衣服時,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說這是我媽媽給做的,我也是虛榮心滿滿。
? ? ? ?76年兩位偉人逝世,媽媽又承擔了全村人黑紗的縫制,記得她連續加班熬夜,不叫辛苦,不計報酬,媽媽就是這樣默默無聞的做著一件件微不足道、不起眼的小事,可也就是這些小事為她贏得了良好的贊譽和口碑,在村里威信很高,正因為如此,爸爸因在外工作,家里很多臟活累活總有鄰居們伸手幫忙,這種純真的鄉情友情,而今是再也看不到了,只能留在記憶的筆記本里了,留在那段精神富足,經濟貧乏的歲月里,真不知是時代在進步,還是人性在退化,其中緣由無從說起。
? ? ? ?母親的任勞任怨也體現在對第三代的教育培養和奉獻付出上,我的女兒和大侄子,雖說母親伺候照顧的時間不長,但對他們體貼入微的照顧,和她言傳身教的感化也是孩子們有所感悟的,他們對奶奶的感情和親昵我們都能體會的到。要說父母親(在這也不能不提一下父親)對二弟的一對雙胞胎兒子的付出,是令我們敬佩不已和崇敬至上的,堪稱是家庭的楷模和功臣,由于二弟和弟媳工作的特殊性,更多照顧孩子的重擔全部壓在了父母肩頭。小家伙馬上升四年級了,十年間老人付出了多少辛苦和汗水,又如何計算的清楚。本應頤養天年的年齡,他們從不抱怨,一心一意的照看兩個小孫子,每當看到二老不辭辛苦的操勞,我心靈深處的那份柔軟便化作淚水滑落,看到日漸滿頭銀絲的父母我心靈深處的那份感動便化作激情涌現,看到腳步日漸蹣跚的爸媽我心靈深處的那份感恩是如此濃郁。何以回報?何以回贈?何以孝敬?我只能祈求歲月停滯不前,時光能夠倒轉,父母永遠健康,家庭溫馨永駐。
? ? ? ?媽媽的世界很小,卻裝滿了對兒女的濃濃愛意,兒女的世界很大,卻疏忽了對媽媽的真心陪伴,媽媽留在腦海的瞬間很多很多,有她深夜不眠油燈下縫制衣衫的細致;有她汗流浹背農田里躬身耕耘的艱辛;有她苦口婆心教訓兒女的嘮叨;有她酷暑嚴寒洗滌衣物的繁忙……。
而今在自己即將步入知天命的年齡,在自己為人父母多年的時刻,真正體會到了: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的深刻內涵。勸君銘記“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請善待愛我們、我們愛的媽媽,母愛真實永恒、天長地久,它是世間唯一崇高無私的愛!謹以此小文獻給母親,獻給母親節,獻給每一位母親,愿天下母親永遠健康快樂,幸福美滿。
魯陽 ? ? 2017年5月14日于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