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優秀的教師必定有淵博的知識,優雅的談吐,堅定的信念,樂觀的精神,獨特的人格魅力。
圖片來自網絡
學生的向師性,決定教師的示范性,而人格魅力作為教師在開展教學上的附加項目,對教育影響的作用不容忽視。人格魅力的形成是在社會生活和社會學習中逐步積累的個人形象, 其形成途徑只能在社會實踐活動中。
一位教師,可以怎么做呢?
圖片來自網絡
1、教師要提高內在修養。一個具有高人格魅力的教師必定是一個內外兼修的人,體現在內在精神境界高尚,外在言談舉止優雅。
2、教師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教師不僅需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術業有專攻,而且還需要有良好的通識性知識、教育性知識。因此,教師必須潛行學習,拓寬知識面,開拓眼界,更新知識結構,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3、教師需要擁有平常心。教師面對的對象是身心尚未成熟的學生,學生難免會犯錯,教師需要有愛心,耐心,責任心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是擁有平常心的最好狀態。
整個社會,可以怎么做呢?
圖片來自網絡
1、社會應該創設一個健康的環境。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能潛移默化給予教師以人格的感染,因此,要加強社會的政治引導,價值方向,緩解個人與社會的矛盾,引導社會朝積極正能量的方向前進與建設。
2、社會應該加強美育引導。社會主義階段要培養的學生是具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那么作為學生的教師,社會對其的標準是更嚴格,更具高度。因此,社會必須加強教師的美育引導,讓教師具有發現美的眼睛,才能創造性的發現學生的潛力。
3、社會應做好道德建設。中國社會是依法治國的社會,也更是一個以德治國的社會。道德建設是中國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環節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社會應加強道德文化活動的建設,開展多項具有教育價值的社會活動,以其在社會形成一種健康良好的道德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