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 ?撥開云霧見太陽
讀《紅樓夢》的期間,閨蜜魔鏡正在讀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悄無聲息的閱讀空間里,不時爆發(fā)出從腑底順流而上,沖破嘴唇的贊嘆,撩動著我的好奇心:怎樣的書籍,能讓人如此喜不自禁?我不由加快了讀《紅樓夢》的步伐。
這期間,她寫了兩篇散文,抒發(fā)遇見這部作品難耐的欣喜,像千百度尋覓的那個人,忽然出現(xiàn),在燈火闌珊處。認真讀罷,我期盼這本書,就像期盼想象中完美的愛人,等他一點一點,掀起心中的暴風雨。
擇一春光融融的午后,規(guī)整好了周邊的一切,捧起書,坐在窗前,看看封面,又抬頭望望窗外。翻開第一頁,目光落下,觸到文字,又小心的收回,深吸一口氣,方隨食指細細瀏覽。
期待,一直期待,能讓人興奮到尖叫的那段文字。第一頁,翻過;第二頁,翻過;第三頁……期待的火焰,從最初的熾熱,慢慢,涼了。
目光依然跟隨文字在向前瀏覽,我所期待的驚喜,并未到來。甚至,好幾次,因為這種白開水一樣的流淌,視線和思想都離開了書本。
夏季黃昏美好,郁熱的街巷空空落落,女用人在大門口踢毽子,他打開窗戶,胳膊肘靠在上頭。小河在他底下流過橋和柵欄,顏色發(fā)黃、發(fā)紫或者發(fā)藍,把魯昂這一區(qū)變成一個破舊的小威尼斯。有些工人,蹲在岸邊,在水里洗胳膊。閣樓頂撐出去的竿子,晾著成把的棉線。從對面房頂望過去,一輪西沉的紅日,襯著一片清澄的天空。那邊該多好啊!山毛櫸底下要多涼爽啊!他張開鼻孔去吸田野的清香味道,但是沒有吸到。
什么感覺呢?像是作者用文字帶領(lǐng)你匆匆趕路,沿途的風景掠過你的眼簾,對,僅僅是掠過,你不會驚嘆,不會起波瀾。盡管偶爾讀到一兩句,心頭會掠過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但也絕不能引起驚嘆,因為,你見過更多比這優(yōu)美的風景。
我耐著性子,繼續(xù)往前瀏覽,總期待,路的那頭,柳暗花明。一頁,兩頁,三頁……我所期待的文學作品中的轉(zhuǎn)折,矛盾,高潮,一直沒有到來,心中的火焰,終于只剩微弱的余光,細弱游絲,隨時可能熄滅。
文字還在繼續(xù),讀著讀著,隱約有種不一樣的體驗撥開層層失望的霧氣,模糊的輪廓逐漸明朗清晰。這種感覺,就像是慢慢品一杯白開水,品著品著,嘴里會泛起一絲似有還無的甘甜,久久的停留在你的記憶里,久了,你就會愛上這種淡淡的感覺,反倒不喜別的味道了。嗯,讀《包法利夫人》,就是這種感覺,一種淡淡的,似有還無,卻甘甜久存的感覺。翻到小說的最后一頁,我抬頭望了望窗外,一絲若有若無的笑從臉頰劃過。合上書本,余味猶在,我還在窗臺,情不自禁,又翻到最初的那一頁,像捧起一本從未遇見的小說,津津有味地讀起來。
許多次,遇見一本書,讀罷猶覺不過癮,合上書本,告訴自己,我一定還會再讀一遍,但最后,這些書籍,只是躺在我過去的記憶里,落滿灰塵。像這樣,第一遍讀完,立馬再讀,而且是一字不落地細讀的書,這是第一本。讀罷,慢慢回味那猶存的余味,方才明白,妙在何處。
?02 ?呈現(xiàn)事物的真實模樣
?福樓拜在《包法利夫人》一書中,摒棄了一切脫離現(xiàn)實的夸張和為了藝術(shù)而藝術(shù)的作做,像是一幅黑白素描,沒有色彩,沒有多余的線條,只是完全客觀地、干凈地呈現(xiàn)事物真實的模樣。
他寫夜,寫月光泄在河面上:
草原盡頭,月亮就地升起,又圓又紅,很快上到白楊樹的枝葉當中,這些枝葉仿佛一面有破口的黑幕,左遮遮,右露露,月亮最后升到冷清清的天空,白晃晃一片晶瑩,放慢腳走,朝河面撒下一個大點子,變成萬千星宿。這道銀光好似一條無頭蛇,遍體明鱗,盤來盤去,一直盤到河底,又好似一支其大無比的蠟燭臺,點點滴滴,流下不可勝計的金剛石顆粒。
這幅畫面,深深印在我的腦海。對,是畫面,從文字中升華起來的畫面,很強烈,很清晰。現(xiàn)實中,我們都曾目睹過這樣的場景,一點兒也不陌生。
我曾經(jīng)無數(shù)次被“月光照在河面上,映射出閃閃銀光”這樣的畫面觸動,許多次提筆,卻未能找到合適的詞句來形容那幅畫面。因此,讀到這一句:
這道銀光好似一條無頭蛇,遍體明鱗,盤來盤去,一直盤到河底,又好似一支其大無比的蠟燭臺,點點滴滴,流下不可勝計的金剛石顆粒。
我忍不住驚呼:“對了,對了,就是這樣的,沒有比這更形象的比喻了。”這段對現(xiàn)實的寫照,作者沒有添加過多的修飾詞,看起來并不華麗,但卻真真切切將那一幅畫面展現(xiàn)在你眼前,讓你不禁拍手稱快。
同樣的場景,同樣的月,《穆斯林的葬禮》中,作者如是描寫:
薄云在夜空流動,隱隱現(xiàn)出朦朧的月亮。那是半璧下弦月,清清的,淡淡的,弓部的輪廓清晰可見,弦部已是一片迷蒙,漸漸溶進天空。月半已過,盈滿的玉輪匆匆地度過了大放光明的短暫時刻,迅速地虧損了,像被潮水一點一點地浸沒……
讀罷,感覺很唯美,淡淡的,觸動你的心靈。與此同時,你一定會有種感覺,這樣的唯美,現(xiàn)實中很難遇見,它只存在于小說,存在于經(jīng)過美化的電視屏幕里。“薄”云,“朦朧”的月,“清清的”“淡淡的”“盈滿的”都是帶有修飾性的詞語,就像女人的化妝品,讓整段文字看起來更符合理想,但也失去了“清水出芙蓉”的自然之美。
如此對比,便能清晰地感知到福樓拜文字的特色,他展現(xiàn)的,是自然的美,真實的美。
03 ?每個人都是“包法利夫人”
這種真實的美,貫穿于《包法利夫人》整部作品,因此,許多人會有種“包法利夫人就是我自己啊!”的感嘆。
對,我承認,曾經(jīng)的我,走過包法利夫人經(jīng)歷過的所有心路歷程。
那種覺得自己與眾不同,應當過更高配的人生的驕傲感;
那種夏日里慵懶倚窗,百無聊賴的感覺;
那種短暫的欣喜過后,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的愛情并不如愿的壓抑感;
那種對高端優(yōu)雅生活的向往;
那種不滿現(xiàn)狀卻又不敢突破的挫敗感;
那種得到向往事物的新鮮刺激感以及緊隨而來的失落感……
大抵一個普通人所有的內(nèi)心起伏,都蘊含在其中了。
如果你恰好也覺得自己是包法利夫人,那么,剛剛好,我會握住你的手,對你說:“原來,你也在這里!”
04 ?將情緒從藝術(shù)中剝離
柴靜在《看見》一書中這樣陳述:“一個新聞人的最高修為,是忘掉自己,只描述你看到、聽到、感覺到的,剩下的,交給讀者自己去判斷。”
我想,這不僅是一個新聞人的最高修為,也是一個作家的最高修為——不帶情緒、不評論、不判斷,只呈現(xiàn)事物真實的模樣,把感知、評判的權(quán)利交給讀者。
走進房間,電腦擺在桌面上,黑漆漆的,燈光下,反射出光芒;
走進房間,一臺漆黑的電腦安靜地擺在桌面上,燈光下,反射出一道道讓人不寒而栗的冷光。
同樣的場景描述,兩者給人的感覺截然不同。前者只是陳述,不同的讀者會生發(fā)出不同的感覺。而后者,加入了強烈的主觀意識,讀者看到的不是事實,而是作者的情緒——害怕。正如福樓拜對包法利夫人的描述:“正因為天生多感,遠在藝術(shù)愛好上,她尋找的是情緒,并非風景。”
同一個場景,不同的讀者,不同的感受。如果,你只是客觀的陳述事實,把事物原本的樣子呈現(xiàn)給讀者,那么,你就尊重了讀者的主觀意識。反之,你就剝奪了讀者的體驗,用自己的思想綁架了讀者。
然而,將作者的評判與感情色彩從字里行間剔除,只用一雙客觀的眼睛,還原事情本來的樣子,這對于寫作者而言,就像是讓你卸下身上一切的裝飾與累贅,赤裸裸走在大街上一樣艱難。因此,能做到像《包法利夫人》這樣,通篇只是陳述事實,不帶評論色彩的文學作品,少之又少。
05 ??最不平凡的,是平凡
茫茫文學世界,不平凡的作品,有很多。有的驚心動魄、有的懸念重重、有的尖銳刻薄。
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平凡得不能再平凡。
最平凡的主人公——一個接受過貴族教育卻未能躋身上流社會的平凡婦女。
最平凡的事件——因為想而不得,最終自甘墮落,甘愿淪為情婦,在漫長的現(xiàn)實中,尋求一時的逃避,最終,因為不加節(jié)制,不切實際地花費金錢創(chuàng)造浪漫,導致債臺高筑,無力償還而服毒自盡。
最平凡的敘事方式——平鋪直敘,筆觸跟隨時間的流動而流動。一點一滴,寫盡一個平凡人日常的形態(tài)。
對,平凡人物的平凡生活,不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不能給人正面的積極影響。但,正是這樣平凡的作品,喚起了無數(shù)人的共鳴。平凡中,升出了不平凡。
也許,初次閱讀此書,你會和我一樣,覺得它像白開水一樣枯燥無味。
但是,讀著讀著,事情的本質(zhì)和真相,作者想要表達的最核心的靈魂會從這些平凡中剝離出來,清晰地浮現(xiàn)在你眼前。到此處,你方能發(fā)現(xiàn)那份持久的,覺而不察的美。這種感覺,就好比,一個外貌平平的女人,最終,因內(nèi)在的豐盈,散發(fā)出一種迷人的魅力。所有的不平凡,就在此刻,從平凡中蓬勃生長。
06 ? ?精雕細琢,筑一道文字的樊籬
福樓拜祛除所有文學作品中最易觸動人心的裝飾:比如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強烈的情感抒發(fā)、尖銳的思想表達、新穎的謀篇布局、聞所未聞的寫作素材……剩下的,是赤裸裸的文學本身——語言雕刻。
祛除了那些輔助性的元素,福樓拜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文學的本身“形象的語言表達”上。
作者對文字的精準把握,你不得不拍手稱快。
教室里因為老師的壓制而被迫終止,卻還未完全平息的笑聲,他如此寫:
就聽轟的一聲,亂哄哄響成一片,強音越來越強,還夾著尖叫,跟著就又變成零星音符,好不容易這才靜了下來。笑聲堵是堵回去了,可是有時候還沿著一排板凳,好像爆竹沒有滅凈了一樣,又東一聲,西一聲,響了起來。
包法利資質(zhì)平平,卻取得了各方面都符合自己意愿的理想妻子,心中那份難言的欣喜,他這樣寫:
于是他走在大路,塵土飛揚,如同一條長帶子,無終無了,或者走在坑坑洼洼的小道,樹木彎彎曲曲,好似棚架一般,或者走在阡陌,小麥一直齊到腿彎子,就見太陽照耀肩膀,鼻孔吸著早晨的空氣,心中充滿夜晚的歡愉,精神平靜,肉體滿足,他咀嚼他的幸福,就像飯后還在回味消化中的口蘑的滋味一樣。
寫包法利夫人在冗長時日中的煩悶和百無聊奈:
生活凄涼得有如天窗朝北的頂樓,而煩悶卻是一只默默無聞的蜘蛛,正在她內(nèi)心各個黑暗的角落里結(jié)網(wǎng)。
寫閱讀的感覺:
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有時候看書,模模糊糊,遇見你也有過的想法,或者人影幢幢,遇見伊特來自遠方的形象,就好像你最入微細膩的感情陳列出來一樣。
讀完這些文字,你一定不陌生,對嗎?因為,這些似曾相識的感覺,都曾在我們腦海中閃現(xiàn)過,只是,我們不知用怎樣的語言來表達。而福樓拜,用一把鬼斧神刀,將腦海中那些模糊的思想,雕鑿出清晰的模樣,展現(xiàn)給讀者。
?落筆時,我抬頭,看見晨光熹微中,風在搖它的葉子,草在結(jié)它的種子,它們彼此站著,不說話。
(完成此文,前前后后花了三個早上加一個下午。寫完后,又刪刪減減,字斟句酌。落筆時,長舒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