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嘉賓★ 司建楓老師
新精英橙子學院創始會員——傳說中的0001號
新精英生涯首批學員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薩提亞家庭咨詢師
石家莊一中最受歡迎的心理老師
★分享主題★薩提亞人際溝通模式的應用及內在冰山
當我遇到家庭及其他人際溝通障礙的時候我們如何用更好的溝通方式去處理?
如何去用冰山去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溝通模式?
以及溝通模式后面的真正需要是什么?
如果你正處在溝通障礙,
如果你想改善一段關系,
如果你正在探尋溝通背后的秘密,
或許這個分享能夠幫助你理順思路,
找到可以突破障礙的方法。
司建楓老師
我是一名心理咨詢師,接觸薩提亞2年多時間,發現薩提亞系統很好用;也是一名薩提亞的學習者,在加深運用和學習,在咨詢個案中,發現薩提亞對人際溝通的幫助,個人生活中也有收益。所以愿意和大家分享。
薩提亞模式
薩提亞女士,第一代家庭治療師,家庭治療創始人,《人力行為雜志》稱呼其為“家庭治療大師”;《新家庭如何塑造人》、《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是薩提亞女士普及率很廣的書籍。
薩提亞主張,凡事皆以人為本位,以人為關懷,強調每個人在注重個人的同時,更要注重任何人的溝通。薩提亞倡導人若改變應是由內而外的改變,和諧一致的溝通;當內在改變,外在的改變就容易多了。譬如,看到下雨天有人哀愁難過,但有人喜悅清爽,這是腦袋里的概念而非事情本身帶給你的情緒。內在改變向外在改變更容易。其實相由心生,“35歲以前的相貌是父母給的,35歲以后的相貌是自己給的”,其實說的也是一個人內心綻放的時候,表情面貌狀態是不一樣的。女人活一輩子,有的人活的越來越寬,即豁達,有的越來越窄,指的就是心境問題。當心境改變,世界觀改變后,看人待物,認知和看法就會不同。
薩提亞倡導心靈滋養,包含:個體對自我價值的認同和接納,個體獲得和諧的家庭,每個人擁有個人感覺驕傲的事業。
薩提亞干預的三大系統
薩提亞理論包含三大系統:
原生家庭(家譜圖)
人際互動(溝通姿態)
個人系統(內在冰山)
薩提亞的原生家庭讓我們了解人為什么會成為這樣的人,他為什么待人接物會如此;溝通姿態是,如何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今天所講便是薩提亞的個人系統。
1)內在冰山系統及相關原生家庭
薩提亞形象描述:人的自我能夠看到的是很少的部分,1/8是顯現的,另外的7/8是藏在水下的。行為、語言是能看到的,但感受、想法、思想以及通過事情想要表達的渴望是看不到的,這就是冰山下邊的東西。行為上邊是能看到的,而不為人所見的部分,形如冰山,藏在水下的山體,是長期以來容易被壓抑、被忽略的,揭開冰山就能看到我們對生命的渴望、期待,看到每個人真正的自我。
原生家庭:每個人冰山層面形成的最大平臺。
人的一生,兩個家庭:1)自己出生成長的家庭,即原生家庭;2)自己結婚后的家庭,自己當家的家。
許多心理學研究早已證明:早期生活經歷,特別是原生家庭對塑造人的個性,影響人格成長、人際關系、管理情緒的能力,有著深遠的影響。
很多成年人對個人生活的不滿足感,以及很多成年人遇到的問題和困擾,都不是成年后的生存環境造成的,而要追溯童年時期在家庭中(原生家庭)所受的影響和限制。
示例:
1)朋友小時候經濟條件差,現在經濟條件充足,卻常說自己物質不足。這是因為原生家庭對其物質不滿足的影響。
2)朋友老公一吵架往外跑,不能面對和解決問題,那是因為原生家庭的習得,其公婆吵架也是這樣的情況。
每個人的行為習慣都是在原生家庭習得。原生家庭對每個人都有巨大的影響。
2)薩提亞冰山的七大層次
第一層:行為。也就是發生了什么事,有什么樣的行為。
第二層,應對姿態。是以什么姿態應對發生的事。五種應對姿態:指責、討好、打岔、超理智。第五種姿態,一致性溝通姿態,溝通效果最好,高手用的都是這種。
第三層,感受,感受的感受。
感受,發生什么事,有什么想法,是開心、憤怒、喜悅、傷害、恐懼、悲傷?
感受的感受,感受的決定。
示例:和要好的同事競爭崗位,勝出后喜悅,但又認為自己不能張揚,這樣不好,會傷害到同事,對同事有內疚,會壓制自己的喜悅。這種慚愧就是感受的感受。
第四層,觀點。對事和人的看法、立場。信念 假設 預設立場 主管現實 認知
示例:丈夫指責妻子飯不好吃,鹽放得多,醋多很酸。妻子生氣,認為丈夫不應該挑剔自己,這就是妻子的觀點。
第五層,期待。對自己和對別人,還有來自他人的。每個人都很期待自己很優秀,很棒,也期待別人對自己很好,這就是期待。
第六層,渴望。這是人類共有的,包含愛、認同、接納、有意義的、價值。
第七層,自我。你怎樣看待你自己,你怎么認識你自己,你怎么看待你的生命能量。
示例:丈夫嫌棄妻子做飯不好吃,用冰山解析。
行為——丈夫嫌棄妻子做飯不好吃;
應對——妻子應對姿態是生氣,有點指責的方式;
感受——妻子難過傷心;
觀點——不應該挑剔我;
期待——丈夫能夠認可和表揚;
渴望——期望老公能夠認可,覺得做得好。
如果丈夫指責,妻子一剎那會很難過,但其實是走了一個冰山模型。
前五層,人不同事情不同,后兩者都是大家渴望的,所有人行為背后都有正向目的。
示例:小偷搶東西,渴望是得到物質滿足,但行為卻錯誤。
3)案例分析,怎么用冰山做溝通?
任何人任何行為背后都有積極的目的,這也是積極心理學的內容。渴望和自我永遠沒有不好的。怎么察覺冰山,利用冰山做溝通?
案例1:我和領導
14年工作非常忙,每天不停接收任務,壓力大很焦慮,新的領導不停加壓,我也情緒出現不好,對領導表現不滿,領導也能感受出來也不舒服,很生氣。雙方對立。發現這樣對我沒有任何好處,那從冰山入手,先查看走冰山。
行為——為對方不滿;
應對——互相指責;
感受——我生氣委屈,領導生氣憤怒;
觀點——我認為領導不應該分配這么多任務,這是沒法完成的;領導認為我是你的領導,這就應該是你的任務;
期待——我期待能夠少一些任務,喘口氣;領導期待愉快的讓我接收任務,并且很好的完成;
渴望——我渴望領導理解我,我已經非常疲憊;領導渴望被尊重,尊重她的位置。
在走冰山之前,對領導排斥的,但當看到領導的期待和渴望,突然發現我對領導確實沒有很好的做到尊重,我不茫然了,我不僅是完成工作,更應該是尊重領導,后來采用尊重的方式、語氣、行為,當我滿足他的渴望,領導的改變是開始理解我,不再針對我,不再不停地加壓,后來雙方合作愉快。當你看到了冰山底層的渴望,當你滿足了他的渴望,他就開始改變。人和人的溝通,在看到冰山系統后,就能理解他,從而知道如何和他更好的溝通。
案例2:懷孕的女同事和她老公
女同事,準備懷孕要體檢,婆婆主動提出陪著一起;但同事希望老公陪著一起,老公認為已經有媽媽去陪你,所以不去,我很累周日我也需要休息,后來吵了一架老公勉強答應。但是女同事認為丈夫很勉強,是被逼答應的。
行為——同事要求老公去醫院;老公不愿意,因為我媽陪著去;
應對——同事指責老公不陪著去;老公陪著去是討好姿態;
感受——同事傷心生氣,感受的感受是很委屈;老公也生氣;
觀點——同事觀點是孕前體檢應該是老公跟著去,而不是婆婆陪著去;老公認為不就是體檢么,有人陪就好,太矯情;
期待——同事期待老公心甘情愿的去;老公期待妻子不要求去跟著體檢,而是休息;
渴望——同事渴望老公愛我;同事希望妻子理解,很累,想休息;
自我——同事覺得她是不被老公愛護的人。
同事:吃驚的是,老公的想法,我之前不能理解,之前很多問題都是這樣的,是我沒
問題本身不是問題,如何看待問題是一個問題。看待問題的觀點不同,那姿態、感受也就不同。
案例3:冰山銷售層面的運用
談判,溝通也可以運用薩提亞,當有渴望、期待的時候就可以運用冰山系統。當你擺數據,告知他這是最低價格。同時告訴他我知道你為了這個項目,付出很多辛勞,我知道你的期待是什么;但是這已經是不能再低的價格了。當你看到他內心的感受,他便不會狂壓價格。
這是薩提亞在不同層面的運用。
案例4:冰山可以跨越著走
需要說明,在走冰山七層的過程,不用每層都走,哪個層面解決問題可以跨越著走。當你很熟悉的時候,一念之間,當你的腦海能夠理解他的渴望期待或者感受,就很好的能夠解決。
心理學中的意識、潛意識,也是冰山模型。管理學中有冰山理論,浮在表面或者內里的問題都值得挖掘。薩提亞獨到之處在不把問題根源細分,像走樓梯一樣,步驟很靈活,走幾步,是邁到感受層面或是渴望層面,都隨機。
案例5:不想上學的學生
學生,在人際上有很大障礙,死活不去上學,家長很著急焦慮,找家人親戚說服,但未解決,掛專家號等等。但是大家的出發點都在孩子是有問題的,讓他上學。但最后心理醫生也沒有解決。當和孩子在聊天,聽他講了很多的過往,回應“孩子你經歷了這么多讓你難過的事情,你內心很糾結、掙扎,你很不容易走完這一步”,這時候看到孩子 肢體從縮在一起到打開。當看到他的感受并說出來的時候,他的身體開始打開,終于覺得有人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看到他。沒有走其他層面,走的是感受和渴望的層面。當你覺得適合什么走什么層面,走什么層面即可。
后來孩子沒有退學,今年高考,本二,還不錯。
薩提亞的一致性溝通
一致性溝通要關注的:我、他、情景。既要關注到你的渴望,同時要做好和你更好的溝通,也要關注到自己的感受,還有當時的情景,這樣溝通就很順利。當看到你我的需要,就是在走冰山的過程。
案例:和領導的溝通
五月底的周末要參加培訓,但是領導早晨發來信息讓加班。最初想直接回復我在外邊培訓,不能加班。但是不能,領導肯定是不滿意的,改變思路。回復領導“看到咱們這么忙,你肯定很有壓力”,這是我看到的領導的狀況,但又回復“但是領導很不好意思,我在參加培訓”,這是我的需要,這時候領導便會信息說你去培訓吧。看到領導的渴望和當時的情景,知道如何去表達。
冰山和一致性溝通是互通的,可以運用兩者的內容去溝通。可以運用到夫妻、親子、同事、上下級中,甚至談判當中。這是一念之間。
古典老師說721法則,1分學習,2分交流,7分實踐。運用的時候多練習,練習越熟才能看到你的冰山。當出現你不愿意出現的情緒時,走你的冰山模型。在你的冰山之下,你能發現自己心底的想法、目的。
你的期待是什么?感受是什么呢?當你看到就可以處理情緒的問題。轉移可以,但是更重要的是看到自己底層的東西。
案例:家庭生活的運用
老公工作很累,當老公拉著臉回家后,一般不會問你怎么了。吃飯后才會說,“看到你好像情緒不好,不開心,是累了還是不開心的事啦?”
當說完這句話,就認為我理解他的感受,他會輕松很多,會和我說他為什么這個表情。說完,情緒更多的疏散了。
兒子拼玩具拼不起來,他就生氣,我會說“那你心里很生氣和難過,是嗎?我看到你生氣和難過了了”。然后不一會他就拼成了。
不必說道理,感受情緒理解他。你要相信所有人都有處理情緒的能力,看你如何引導。
新精英幸福課堂的成功六問,每個人都有處理事件情緒的能力。問題出來,感受就出來了。教練技術注重的也是發問,通過發問讓你了解你想要什么,如何解決。當通過引導提問,你回答出來,那這件事情的成效可能是十分。要通過提問回答,發掘潛力,發覺你要達到的目標。
很多時候,需要關注的不是問題本身,而是問題背后的問題,也就是問題后面的冰山層。有了指揮棒,很多問題迎刃而解。
冰山原理:冰山就是一把透視人類的鑰匙,是進入我們內心深處潛意識的一幅地圖。實際上每個人行為的背后,都有同樣的渴望和期待,在那個最深的層面每個人都相同,渴望尊重關愛,任何人的關系沒有那么夸張,其實是很緊密的,我們內心都有渴望,希望我們更好的成長。冰山是對人性最基礎的認識,和任何人士,不論層級角色,都可以了解。
愛的五種語言
贊美的語言、服務、禮物、身體接觸、高品質的陪伴。
朋友關系中,希望獲取更好的贊美的語言、服務;夫妻關系中,希望獲取高質量的陪伴,身體接觸等等;在親子關系中,便會是高品質陪伴、贊美語言;放在工作中,便會是認可,贊美的語言。
每個人渴望的東西不同。當你把自己認為很好的東西給到別人,但不是他想要的。你需要的愛的5種語言,你可以思考下你的父母、同事、朋友、愛人需要的愛的語言是什么。
音頻:
http://m.ximalaya.com/41267017/sound/18268064?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筆記俠:韓豆豆